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電源評測:原生12VHPWR接口的ATX 3.0精品

Thermaltake旗下的鋼影Toughpower GF3系列電源主要面向高端硬件平臺,如配置了以RTX 40系列為代表的新世代顯卡平臺而推出,具備750W到1650W等多個型號,均基於ATX 3.0電源設計指南而打造,並全部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全部配置有12VHPWR供電接口,其中1650W款式為18cm長度,配置有2個12VHPWR接口,而其餘款式則為16cm長度,配置1個12VHPWR接口。

Thermaltake鋼影Toughpower GF3 1350W電源就是該系列產品中,16cm長度款式的最高功率型號,配置有12VHPWR供電接口支持最高600W輸出功率,可以輕鬆應對包括RTX 4090在內的各式旗艦級顯卡的供電需求,其他性能方面也是毫不含糊,主動式PFC+LLC諧振+同步整流+DC-DC結構是目前高端電源的常見配置,14cm直徑且支持智能啟停功能的液壓軸承風扇能為電源帶來散熱與靜音之間的良好平衡。

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電源

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電源外觀

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電源有兩大特點,首先就是其在16cm長度的尺寸中實現了1350W的高輸出功率,應對當前的旗艦級平臺可以說是非常從容地;其次就是這款電源實際上是首批基於ATX 3.0電源設計指南開發,並搭載有原生12VHPWR供電接口的電源產品之一,可以輕鬆應對如RTX 4090顯卡這類供電大戶的供電需求,是一款真正意義上的“新世代電源產品”。

從外觀上看,這款電源的設計可以說是Thermaltake鋼影系列電源的一脈相承,簡潔的同時也頗為耐看,側板上的開孔以及輸入端的開孔主要是為了強化電源的散熱效能,配合內部的大面積散熱片,使得電源可以在輸出負載達到30%額定功率之前都能維持風扇停轉,也就是說按照設定,電源在輸出超過400W之前,其實是運行在零噪音的被動散熱模式下。

輸出配置方面,電源採用的是單路+12V輸出設計,+12V輸出的額定電流達到112.5A,相當於1350W功率,+5V與+3.3V的輸出電流則均為額定24A,聯合輸出功率為120W,這對於當前的旗艦級平臺來說是非常充足的。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電源的額定功率達到1350W,當其應用在110V輸入電壓的環境下並滿載輸出時,考慮到轉換效率的因素,其輸入電流必然會超過10A,因此為了滿足相關地區的安規要求,電源所使用的AC輸入接口為支持16A電流的C20型接口,所搭配的電源線自然也是C19接口+16A國標接口線材,因此其不能直接應用在國標10A的插座上,需要使用轉接頭或者16A國標插座上。

輸出接口方面,電源採用的是全模組線材設計,除了提供有1個12+4pin 12VHPWR接口和1個24pin主供電接口外,還提供有4+4 pin CPU供電與8pin CPU供電接口各1個,以及6個6+2pin PCI-E供電接口,對於旗艦級平臺來說是非常夠用的。線材方面除了12VHPWR接口使用的編織網包裹的線材外,其餘線材均為扁平化設計。

原生的12VHPWR供電接口

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電源拆解

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電源所用的散熱風扇為Thermaltake自家的TT-1425型風扇,具體型號為A1425S12S-2,直徑為14cm,9扇葉設計,採用 液壓軸承,規格為DC12V 0.7A,最大轉速可達2200RPM,採用2pin供電接口,通過改變工作電壓來進行調速。

ThermaltakeLeadex VP1000W PRO電源採用主動式PFC+半橋LLC諧振+同步整流+DC-DC結構,這是目前常見於高端電源的結構,技術已經非常成熟。值得一提的是,電源內部的主PCB其實是按照標準ATX電源也就是14cm長度的標準設計的,只是為了電源外觀尺寸上協調以及安裝更大尺寸的散熱風扇,因此採用了16cm長度的外殼。在14cm規格的PCB上,元件佈局可以說是非常均衡的,很好地利用了PCB上的空間,PFC電路、主開關管以及整流橋都有獨立散熱片,以滿足各自的散熱需求。

+12V同步整流電路位於PCB的背面

一級EMI位於AC輸入底座上

電源具備完整的EMI電路,其中一級EMI直接焊接在AC輸入接口上,配置有1個X電容和1對Y電容,電線上帶有磁環。二級EMI則在主PCB上,具備1對Y電容、1個X電容與2個共模電感,NTC與MOV齊全,其中NTC夾在PFC電路與主電容 之間,帶有獨立繼電器。

兩個整流橋共用一塊T型散熱片

電源的整流橋與PFC電路各自使用獨立散熱片,其中整流橋的數量有兩個,但由於元件阻擋的原因無法觀測到具體型號;PFC開關管 則是2個IPW60R060P7(650V/[email protected]℃/60mΩ),PFC二極管則為TRS12E65F(650V/12A),旁邊則是NTC的繼電器。

主開關管則配置有2個MosFET,但由於主電容的阻擋觀察不到具體型號

主電容是2個rubycon的420V/680μF/105℃電解電容,等效容量為1360μF

PFC控制器為獨立PCB直插設計,使用的芯片是ICE3PCS01G

LLC諧振控制器同樣是獨立PCB直插設計,使用的芯片是CU6901VAC

電源的主變壓器為了應對大電流輸出做了針對性的優化設計,+12V同步整流的電路 則佈置在PCB的背面,通過PCB正面的散熱片進行散熱,使用固態電容進行出乎濾波。

+12V同步整流為8個BSC010N04LS(40V/[email protected]℃/1.3mΩ),整流管與續流管各4個

+5V與+3.3V採用DC-DC設計,使用APW7159C作為PWM控制器,每路輸出配置有4個BSC0906NS(30V/[email protected]℃/4.5mΩ),均使用開放式的線圈電感以及FPCAP的固態電容作為輸出濾波。

模組接口PCB配置有FPCAP的固態電容以及Rubycon的電解電容用於輸出濾波

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電源性能測試

均衡負載

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電源的額定功率已經達到1350W,在其對應的使用環境中其實已經很難進入超載狀態,因此超載測試對於這類電源來說實則有些“多此一舉”的意思,因此這次就先不做這方面的測試了。而在常規輸出的過程中,電源的輸出電壓以及轉換效率等處於穩定變化的狀態,整體電氣性能表現非常可靠。而OPP過功率保護方面,由於已經超出了我們的設備的測試上線,我們只能確定其在100ms以內可以超過1560W的功率,對於當前的旗艦級平臺來說肯定是足夠的。

轉換效率

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是一款通過了80Plus金牌認證的電源,在230V輸入環境下,其輸出50W時轉換效率就接近80%,輸出100W時轉換效率超過85%,從輸出200W開始就能一直維持90%以上的轉換效率,最高時可超過94%,整體平均轉換效率則超過92%;在115V輸入下最高轉換效率為92.5%,滿載效率超過90%,符合80Plus金牌電源的效率標準。

待機效率

按照相關的規範標準,電源的+5V待機在0.1A/0.25A/1A的負載下轉換效率應該高於50%、60%、70%,空載功率應小於1W。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電源電源的空載待機輸入為0.15W,+5V待機輸出電壓足額,轉換效率也很不錯。

散熱風扇轉速

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電源支持Smart Zero Fan風扇智能啟停功能,在低溫低負載的情況下風扇會自動停轉,也可以通過獨立開關切換成常規溫控模式。經我們測試,在Smart Zero Fan模式下,其在輸出功率達到600W之前,風扇會處於停轉狀態,風扇啟動後則會隨著電源輸出功率的增加而提升轉速,起轉轉速在870RPM左右,滿載轉速達到1700RPM的水平,但噪音並不算高,不會影響使用體驗。

而在常規溫控模式下,電源在輸出超過500W之前都會維持大約780RPM的風扇轉速,此後風扇會隨著輸出功率的提升而提升轉速,滿載轉速同樣在1700RPM左右。

電壓穩定性

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電源的輸出電壓是比較穩定的,其中+12V與+3.3V的電壓偏離度不超過1%,+5V電源偏離度控制在2%以內;調整率方面三路輸出都可以維持在1%以內,確實是非常優秀的表現。

輸出紋波

紋波和噪聲是電源直流輸出裡夾雜的交流成分,如果用示波器觀察,就會看到電壓上下輕微波動,像水波紋一樣,所以稱之為紋波。按照英特爾ATX 3.0指南規定,+12V、+5V、+3.3V的輸出紋波與噪聲的Vp-p(峰-峰值)分別不得超過120mV、50mV、50mV。我們使用數字示波器在20MHz模擬帶寬下按照英特爾規範給治具板測量點處並接去耦電容,對電源滿載以及超載至120%功率下的輸出紋波進行測量,以低頻下的紋波峰峰值作為打分基準。

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電源在紋波抑制上表現優秀,其在100%滿載時的+12V、+5V、+3.3V低頻紋波為34mV、18mV和18mV,可以說是非常可靠的。

交叉負載

交叉負載測試項目我們按照Intel ATX12V 2.52和SSI EPS12V 2.92電源設計指導的要求,制定出1350W電源交叉負載圖表。

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並非原封照搬設計規範,而只選擇其中比較有實際意義的4個測試點,分別是交叉負載框裡的左下、左上、右上和右下角四個點。

這四個點的意義分別為:

左下角(A點):整機最小負載;

左上角(B點):輔路最大負載、12V最小負載,例如多個機械硬盤同時啟動的情況;

右上角(C點):輔路最大負載、整機滿載;

右下角(D點):12V最大負載、輔路最小負載,例如使用單個固態硬盤運行3D遊戲的情況;

測試點的X座標表示總的+12V的輸出功率,Y座標表示+5V和+3.3V的輸出功率之和。

交叉負載的測試與前面的均勻負載測試的評判標準一致,電壓偏離額定值越少越好,各路偏離率允許的值都為±5%。

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電源在+5V和+3.3V輸出上使用了DC to DC設計,這個設計在交叉負載(拉偏測試)中是比較有利的,基本上在不同的負載環境中,三路輸出的電壓變化都是比較小的,而且在不同的負載中表現都非常一致,成績是非常優秀的。

保持時間

掉電保持時間(Hold-up Time)是指電源掉電之後電壓輸出值跌出範圍允許的5%的時間,我們測量的是+12V、+5V和Power-OK(Power-Good)信號的保持時間。

SSI EPS12V 2.92服務器電源設計指導中對輸出電壓保持時間的要求是電源在75%的負載下保持時間應該大於18ms,而Power-OK信號的保持時間要求是大於17ms。

掉電保持時間如此受關注,是因為其很大程度上關係到硬件的壽命,Power-OK保持17ms意味著面臨17ms以內的掉電情況時電腦能持續運行而不出現關機、重啟的狀況,而各路電壓保持18ms或者更長的時間,是為了在掉電發生時各個硬件能夠做出應急處理,比如機械硬盤的磁頭歸位 、SSD的掉電保護。

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電源的保持時間是在75%負載(DC輸出1012.5W)的情況下測得。

對於+12V和+5V,合格的標準是保持時間等於或者大於18ms,Power-OK(或者稱PG,Power-Good)時間應該等於或者大於17ms。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電源的+12V保持時間為28.7ms,+5V為30.4ms,Power-OK為21.1ms,三項保持時間全部達標且留有一定的餘量。

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電源點評

按照我們目前的評分標準,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電源的超能指數為90.83分,屬於頂尖級別的電源產品。

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電源基於ATX 3.0電源設計指南開發,定位是應對旗艦級平臺的供電需求,面向的是如RTX 4090顯卡這樣的用電大戶,因此其不僅具備1350W的充足功率,而且帶有原生12VHPWR供電接口這點對於玩家來說也是非常有吸引力的。當然這款電源有點並不僅僅是這兩點,其在轉換效率、電壓穩定性、輸出紋波以及保持時間等各個方面都有優秀的表現,再加上Smart Zero Fan智能風扇啟停技術也保證了電源在噪音和散熱上的平衡,可以說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就是一款純粹的高性能PC電源。

(對於額定功率大於等於1000W的電源,其天梯榜分數會在超能指數的基礎上加1分)

按照Thermaltake的安排,目前鋼影GF3系列電源從750W到1650W都已經全面鋪貨,其中鋼影GF3 1350W電源的官方售價為1999元,可享受10年質保服務。這個定價雖然不能說親民,但是與產品自身的定位是相符的,如果玩家預算充足,同時也確實需要一款可靠且高功率的電源產品,鋼影GF3 1350W應該會是一個值得考慮的選擇。

√ 優點:

- 80Plus金牌認證

- 輸出紋波控制優秀

- 輸出電壓非常穩定

- 保持時間非常充足

- 支持Smart Zero Fan智能風扇啟停

- 原生12VHPWR供電接口

X 缺點:

- 無明顯缺點

版权声明:Thermaltake鋼影GF3 1350W電源評測:原生12VHPWR接口的ATX 3.0精品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0530f9c71f10e209be655ace4e19be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