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多年前的杭州,普通百姓謀生的真實瞬間,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自古以來,杭州的美景一直被世人所稱讚。
100多年前,美國攝影家西德尼·甘博先後兩次來到杭州,立刻被杭州獨特的城市和人文風貌吸引。他走街串巷,拍攝了大量反映杭州風土人情的照片。
下面這組老照片(黑白照片後期上色),拍攝於1917年前後。反映的是杭州普通百姓謀生的真實瞬間。

清波門
這是杭州當時的清波門,城樓高聳,巍峨壯觀。清波門是杭州十大古城門之一,始建於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在過去,清波門一帶江南盛景,文人墨客雲集。
明清時期,清波門是杭州城西南區老百姓出城入城的必經之路。如今,昔日的城門已不復存在。城門原址上,立有一座石碑,向世人講述著清波門當年的輝煌。

御街
杭州有一條御街,建成於南宋時期,全程4000多米,是臨安城的中軸線。規格極高,是皇帝朝拜祖宗時的專用道路。據說,光鋪在街道上的青石板就用了一萬多塊。
照片中反映的是1917年的御街場景,街道上車水馬龍,兩側店鋪林立,可見當時的繁華程度。

包子店
這是當時位於清河坊上的一家臨街包子店,店裡有兩人和麵,一人正在忙著把籠屜放在蒸鍋上,爐膛裡的火燒得正旺。一名小女孩正等著買包子。
清河坊,在南宋、明清時期商鋪林立、酒樓茶肆鱗次櫛比,是當時商業最繁華的地帶。

五金工匠
這是一家老字號剪刀鋪。櫃檯前,一位戴眼鏡的老師傅,正在製作張小泉剪刀,身後的貨架上,擺放著製作好的菜刀、剪刀等。

大染坊
這是當時位於通江橋附近的“九和染坊”,染好的布匹高高掛在架子上。遠處,一艘小船載著貨物正在通過通江橋。如今,只剩下一個地名了。
舊時的染坊,主要是經營絲綢、棉布、紗線和毛織物染色及漂白業務的作坊。起源很早,盛行於唐朝。

年輕的木匠
這是杭州街頭,一家木匠鋪裡的年輕工匠。他手中操作的是一把木鑽,正在木器上打孔。
這種鑽叫拉鑽,由握把、鑽桿、拉桿和牽繩等組成。隨著手拉桿的往復拉動,而使鑽桿作往復轉動而起到鑽孔的作用。

木炭鋪
100多年前,杭州老百姓為了生計,謀生的手段五花八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
這是一家專門製作木炭的商鋪,幾名工匠正在處理一批木材。用砍刀把木頭製作成同樣長短的木條,捆紮在一起,再製作成木炭。

花鳥店
這是街邊一家花鳥店,專門售賣寵物鳥。店裡門頭上掛著幾隻鳥籠,門前擺放著一張茶桌,幾名遛鳥達人正在品茶品鳥。
養鳥遛鳥,這應該是生活水平比較高的人的一種愛好。普通底層百姓,都在為生計奔波,哪有閒情玩這些。

船工
這張照片,拍攝於杭州鳳山門附近。一名船工正駕駛著小船穿過河道,河水清澈,河岸上是具有江南特色的民居。
鳳山門,始建於南宋時期,是杭州十大古城門之一。如今,就在城門的舊址位置,只能看到一座寫有“鳳山門”的石碑了。

碧血丹心牌坊
這座高大氣派的牌坊,就是位於嶽王廟前的“碧血丹心”牌坊。為紀念宋朝忠良岳飛而建。
嶽王廟,始建於南宋嘉定十四年,明景泰年間改名“忠烈廟”。現存建築為清朝康熙五十四年重建。

秦檜夫婦跪像
這是嶽王廟裡秦檜與其夫人王氏的跪像。宋朝時期,岳飛被秦檜夫婦殘害。兩人在被鑄成鐵人,鐵柵欄內反剪雙手,赤身長跪於岳墳前,千秋萬代受世人唾罵。

製作油紙傘
一名工匠,正在製作具有江南特色的油紙傘。油紙傘的製作,已有1000多年的歷史,不僅可以遮風擋雨,還會在一些重要儀式上使用。
這種傘以竹條為骨架,以塗刷天然防水桐油的皮棉紙做傘面。輕盈又美觀。是中國古人智慧的結晶。

占卜先生
這是1917年杭州街頭一位占卜先生,在路邊支起簡易的桌子,桌子上擺著卦籤。
這種傳統生意自古就有,延續了幾千年。不管真不真,說到底也是一種謀生的手段。

包公祠前的虎頭鍘
杭州包公祠前,一位看門的老先生坐在凳子上。照片中,木架上擺放著一口“虎頭鍘”,威風凜凜。
包公祠,好像全國各地都有,都為了紀念包拯而修建的。剛正不阿的包公,在老百姓心中一直是正義和化身。

製作皮鼓
杭州街頭,一名鼓匠正在演示如何製作皮鼓,引得很多人圍觀。他正用繩子把牛皮鼓面撐在鼓上。

竹編藝人
照片中的男子,正在編制一個竹筐。這是一種手藝,把竹編制品賣出去,就能養家餬口。
竹編,是產自浙江的地方傳統手工藝品之一,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清朝康熙時記載:“笙竹質軟可作細篾器,舊以充貢。”

靈隱寺
這是1917年杭州靈隱寺一角。在冷泉溪前,有一座四角亭子叫“冷泉亭”。站在這裡,能看到斜對面靈隱寺的山門。
靈隱寺,始建於東晉咸和元年(326年)。名氣很大,被譽為江南禪宗"五山"之一。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帝南巡時賜名 "雲林禪寺"。

拱宸橋
這座三孔石拱橋,就是杭州著名的拱宸橋,它是古運河杭州終點的標誌。長橋臥波,小船來往穿梭,兩岸是古色古香的江南建築,就好像一幅豔麗的水彩畫。
拱宸橋,位於浙江杭州大關橋北。始建於明崇禎四年,順治八年,塌過一次。康熙五十三年重建,橋長98米,高16米。如今,這座古橋依然存在著。

杭州御街
看到這些老照片,似乎觸摸到了100多年前鮮活的杭州。嘆古惜今,在這個偉大的新時代,杭州已然變得更加繁榮、昌盛,城市充滿活力,人民幸福安康。相信,杭州的明天會更好!
版权声明:100多年前的杭州,普通百姓謀生的真實瞬間,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1075c0210c928aef944e231286b298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