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遞一哥”出戰東南亞,順豐能否真的“順風”?


近幾年,國內快遞業務增長趨於穩定,順豐(002352.SZ)也將目光更多地放到了國際市場,而離中國最近的新興市場——東南亞則是順豐的國際化跳板。


事實上,從2010年開始,順豐就開始在東南亞地區初步試探,其陸續佈局了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等東南亞國家。


不過順豐對東南亞市場的初期試探也遭遇了不少挫折:貨源不足,本地網絡尚未搭建成功,初期的東南亞業務虧損居多;初期的重資產佈局所需的成本居高不下也使得本地快遞基礎建設難以順利發展。


而轉折點在於順豐開始轉向輕量化佈局。除了直營模式,順豐開始積極投資當地企業,尋求當地資源合作。2019年以來,順豐在緬甸以400萬美元戰略投資緬甸物流公司KOSPA;在印尼以參股方式與印尼Tripura集團等成立了合資公司;在越南與金源米業(00677.HK)合作成立合資公司GS EXPRESS。


2021年對東南亞第三方物流巨頭嘉裡物流的收購,更是讓順豐直接搭上快車。目前二者還在積極融合,以期完成資源整合加速國際化佈局。


可以預見的是,順豐的東南亞佈局將進一步完善。不過,如今正是東南亞快遞行業發展的高速階段。本土快遞企業巨頭林立,國內很多快遞企業也在加速出海,“快遞一哥”順豐能否脫穎而出?


01

初步嘗試


成立於1993的順豐算是一家老快遞企業了,多年耕耘之下,順豐的國內業務已實現穩定發展,而國際業務也在加快佈局。截至2022年6月30日,順豐國際快遞業務覆蓋全球84個國家及地區,跨境電商服務覆蓋全球200多個國家及地區。


在打造國際版圖時,東南亞市場無疑是順豐走出去最好的選擇。


順豐在東南亞的佈局最早可追溯到2010年,順豐在新加坡設立了營業網點,打響了出海第一槍。次年,順豐國際快遞業務進入馬來西亞。


初步嘗試並沒有引起很大的反響。幾年後,順豐開始加密在東南亞地區的佈局。


2015年8月,順豐宣佈將服務範圍擴展到印度尼西亞,順丰標準快遞服務將覆蓋印度尼西亞的所有地區。同年10月,服務範圍已繼續擴大至印度。


2016年,順豐持續發力,將國際快遞服務網絡成功拓展至緬甸、巴西、加拿大、墨西哥、英國及歐盟等地。其越南分公司以及胡志明市分部也在同一年成立。


2017年,順豐在泰國的分公司和曼谷分部成立。同年8月,順豐速運正式推出馬來西亞本地件服務。這意味著順豐將提供上門取件服務,支持由馬來西亞取件服務範圍內寄往馬來西亞全境的本地速運服務。


可以看到,順豐正在逐步完善東南亞地區的佈局,包括本地快遞網絡的基礎佈局思路和廣受好評的優質服務都在往東南亞地區複製。順豐的國際業務已逐漸覆蓋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柬埔寨、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


不過,進入市場並不代表能站穩市場。


快遞的配送無疑是要依賴著本地配送網絡的搭建,在這方面順豐雖有過嘗試,卻面臨著不少挫折。東南亞複雜多元的地域環境對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造成了不小的阻礙。


另一方面,順豐初進東南亞,很難獲得足量的業務,增長動力不足、貨源難以為繼,順豐在東南亞面臨虧損局面也在意料之中。


因此順豐國際快遞業務在東南亞更多是與當地物流企業合作。前半段國內攬收運輸是由順豐自家負責,而後半段的本地配送則不得不掌握在當地企業手中,這是本地配送網絡尚未建立起來的必然結果。


此外,直營模式發展的順豐,自購車輛、飛機等運輸工具帶來的成本也是居高不下。


顯然,重資產佈局很難快速殺出一條出路。面對不溫不火的東南亞業務,順豐開始了向輕量化佈局的轉型。多管齊下——自建、投資或是尋找戰略合作伙伴相結合,才能更好地打開局面。


初步試探已經結束,接下來是順豐在東南亞的瘋狂輸出。


02

瘋狂輸出


順豐開始了投資合作之路。


2019年3月,順豐以400萬美元對緬甸物流公司KOSPA進行戰略投資,獲得其25%的股份並進入董事會。同月,它又以參股方式與印尼Tripura集團等成立了合資公司,開始進入印尼快遞市場。同年4月,順豐全資子公司Sf Overseas與金源米業旗下全資子公司Affluent Woods共同投資成立GS EXPRESS,開始越南快遞物流市場的探索。


在海外佈局上,尋找優勢資源進行強強聯合當然是最優解,是快速打開海外市場的方式之一。對嘉裡物流的收購便是順豐尋求的強強聯合組合之一,更是其東南亞佈局的一個重要突破點。


去年9月,順豐宣佈其全資子公司完成對嘉裡物流(00636.HK)51.8%股權的收購,後者的實力和地位都不容小覷。


嘉裡物流於2013年在香港上市,隸屬於郭氏家族,是郭氏家族遍佈東南亞產業的一部分,其創始人郭鶴年是馬來西亞首富,提供了雄厚的背景支撐。


嘉裡物流官網顯示,其目前以亞洲為主要基地,在全球59個國家或地區設有分支機構。作為東南亞最大的第三方物流企業之一,其業務涵蓋一系列供應鏈解決方案,包括綜合物流、國際貨代、工業項目物流、跨境電子商貿,以及“最後一公里”派送和基建投資等。


值得注意的是,嘉裡旗下Kerry Express Thailand是泰國本土最大的快遞公司。該公司於2006年在泰國成立,主要從事包裹快遞服務,業務版圖拓展至越南、中國臺灣、馬來西亞等地。


除了投資優勢企業和建立合資企業,順豐在東南亞地區的運營上也花了不少功夫,如員工激勵、優惠福利等營銷手段也為業務增長提供了助力。


比如面向東南亞市場的“戰狼計劃”。具體來說,該計劃主要針對越南、泰國、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尼、菲律賓等東南亞流向的出口業務,通過對該地區銷售專職人員設立獎懲制度,達到完成業務目標的目的。


此外,在國際快遞的運力上,順豐也在持續投入。順豐正在擴大貨機規模,養的飛機越來越多,航空貨運的班次正在逐漸加密,全貨機貨運量佔比逐步提高。順豐官網發佈的消息稱,自2022年10月10日起,順豐速運國際電商專遞正式開通了寄往新馬泰的服務。


海外本土市場和國際快遞市場,都是順豐的目標!


03

巨頭扎堆


不過,具有潛力的東南亞市場,不會是順豐的專屬。許多國內快遞企業也正在加速進軍東南亞。


百世為例,這個曾經的國內快遞巨頭之一早已瞄上了東南亞市場。2018年底,百世在泰國曼谷地區推出了快遞服務。隨後百世在越南的快遞網絡開啟,馬來西亞、新加坡、柬埔寨的本土快遞服務也陸續啟動。2019年,百世上線中國至東南亞全場景“門到門”寄遞服務。


去年10月,百世將旗下國內快遞業務轉讓給極兔之後,東南亞更是成為了百世快遞業務的出海重心。值得一提的是,百世還攜手菜鳥開通了中國至泰國、越南、馬來西亞、新加坡、柬埔寨等東南亞五國間的全鏈路跨境物流服務。


此外,中通、圓通等也早就開始在東南亞開展業務,京東物流也隨著其電商佈局在東南亞有著廣泛的物流網絡基礎。


東南亞本地的物流企業同樣實力強勁。出生於印尼的獨角獸企業極兔速遞在東南亞大本營混得風生水起,JNE、閃電達(Flash Express)、能者物流(Ninja Van)等快遞巨頭都是東南亞本土市場的佼佼者,備受資本青睞。


而佈局多年的國際快遞巨頭UPS、DHL等手中的國際快遞業務份額也很難撼動,順豐的搶蛋糕之路還任重道遠。


除了激烈的市場競爭,順豐還面臨不少難題。收購的企業與其自身業務的資源整合還需要時間來完成,而以品質服務聞名的順豐在價格戰中並不佔據優勢,如何降本增效、實現業務可持續增長也還需要解決。當然,很多難題都是快遞企業出海所共同面臨的,這也意味著誰能更好更快地解決,誰就領先同行一步。


此外,跨境快遞業務方面也給順豐帶來不少煩惱。航空貨運能力是順豐的優勢,但高昂的成本將不少潛在客戶拒之門外,業務增長動力還有待提高。


不過不可否認的是,東南亞快遞市場前景依舊廣闊。近年來東南亞消費電商崛起,未來還將持續增長,而與之匹配的電商快遞服務的需求還將進一步提高。


順豐當然不會放過這一機遇,而嘉裡物流便是很好的工具。順豐財報顯示,2022上半年,其供應鏈及國際業務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465.3億元,同比增長442.7%,佔總營業收入的比例達到35.8%。其中嘉裡物流的收購貢獻巨大。


顯然,接下來順豐將以嘉裡物流為依託,加速國際化佈局。在東南亞市場,順豐將與嘉裡物流攜手融合發展,業務涵蓋國際快遞、跨境電商包裹、國際貨代、國際供應鏈等,進一步完善快遞服務網絡。同時加快拉近順豐與國際物流巨頭UPS、聯邦快遞等的距離,也拉開與國內其它快遞公司的差距。


“2025年的順豐是全球智慧供應鏈的領導者,確保業務規模和公司價值亞洲第一、全球前三。”這是順豐的2025年小目標,也是順豐的國際化野心。


如今東南亞快遞市場戰爭已然打響,但願順豐真的能“順風”。


作者 | Mandy

來源 | 鯨維度(ID:WhaleDimension)


END

版权声明:“快遞一哥”出戰東南亞,順豐能否真的“順風”?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12afeee62c215b5e2b305fb1115cf0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