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 古老技藝的融合與創新 讓人眼前一亮
#頭條創作挑戰賽#被紡織界譽為“軟黃金”的香雲紗是如何用植物染料薯莨染製出來的?廣東雷州的蒲草是經過哪些步驟而成為日常用品草扇和草蓆的?來自浙江湖州的湖絲有哪些特別之處?雲南的傣族姑娘們是如何用家門前的構樹樹皮製成紙張的?





中午去浙江美術館參觀2022第四屆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沒想到在展館門口還巧遇一位熱情的講解員,跟著大部隊一起聆聽了他的介紹,彷彿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讓人受益匪淺。



繼“纖維,作為一種眼光”“我織我在”“無界之歸”之後,“緩存在”是2022第四屆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的主題。主要介紹了從南到北,人們因地制宜,取諸萬物,將身邊的原材料以“纖維”的方式萃取,最終成為我們身上或身邊必不可少的物品和工具。
一圈逛下來,還是有不少讓人眼前一亮的作品,讓人感慨藝術家和能工巧匠們的奇思妙想。那些普通的藤蔓、竹竿、樹皮和蠶絲經過加工和創造,彷彿被施了魔法,擁有了一個“有趣的靈魂”。


有一組石頭和衛星雲圖的組合作品非常有特點。據介紹是藝術家每年從家鄉挑選一塊石頭,再打印一份當時的衛星雲圖,用染料把布染成衛星雲圖的顏色,再包裹住這塊石頭。年復一年,這些顏色各異的石頭也有了獨特的美。



還有用犛牛毛編織的帳篷、用廢棄電話線和竹子編織成的筐、純手工做的植物染色版等作品都很值得一看。



展覽持續到12月4日,這個週末還能預約參觀,有興趣的友友們也可以去逛逛,近距離感受古老技藝的融合與創新。


#冬日生活打卡季##杭州頭條#
版权声明:2022杭州纖維藝術三年展 古老技藝的融合與創新 讓人眼前一亮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13f86bdc970c09fa40802bbf504b46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