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2:坤卦)

2:坤卦

生載萬物之卦,

博厚無疆之象。

坤:卦名,象徵地。地載萬物,也可以使萬物歸隱,所以坤有歸與藏的意思。

坤卦是厚德載物的智慧。坤:元亨,利牝馬之貞。

乾卦是萬物生命的開始,坤卦是萬物生命的完成。坤土順從並且承受天的法則,深厚而且負載萬物,萬物都藉助坤土得以生成。坤土具備無窮的德性,包容無限而且廣大,使各類事物都能順利的生長。乾天以剛固為貞,坤地以柔順為貞。馬具有忠貞的本性,牝馬(母馬)更能體現出忠貞與溫馴的品質,並且馳騁田野沒有疆界,用母馬那種溫順的德性更適合來表達坤卦的精神。

乾天主持天地之道,坤地主持陰陽之功;乾天是朝日光氣的舒展形象,坤地是地氣舒展的形象:乾天的功能是創始萬物,坤地則是順從天而生成萬物,是天的工具。巜易》曰:乾上坤下,即乾前坤後,乃是"坤土順承乾天",因而無往不利。也就是乾陽倡而坤陰和,陽施陰受之理。用形象的比喻就是:乾為太陽,坤為月亮,月亮得到太陽的照耀而有光芒。所以坤土只有追隨乾天,才不會迷失方向。也就是說,思想領導行動才能把握正確方向。比如坤土以乾天為主人:即君子以君王為主人,君先臣後,臣子奉令而行,所以前往皆適宜。

假如坤土在前而乾天在後,是逆天也,肯定會迷失方向。就如月亮得不到太陽的照耀則無光芒,肯定是黑暗一片,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因為乾是主導而坤是順從,坤土的行動必須正大光明,才能獲得正義力量的支持,只有安祥地執著正道才會吉祥。因而乾卦以龍為例:龍在天上,變化自在。坤土以馬為例:馬行地上,馴服於人。

天地造化之理:陰從陽以生物,陽倡而陰和。乾為天道、君道、陽道;坤為地道、臣道、陰道,坤土柔順而順從乾陽,這是坤土能安心於其本性。坤土能安心於其正道,則陽施陰受,生物無疆,即地之無疆,最終有喜慶也。如果坤土在乾天的前面,則失去坤土的柔順之德,其前進會迷失方向。坤土代表臣子、妻子等,所以坤土不可以爭先以成事。君子卜得此卦,其行事宜安靜,不宜燥進。如果先事而動,必然迷失方向而多失誤。

萬物之氣開始於天,萬物之形生長於地。地為土壤積累而成,地勢有高有低,有肥沃也有貧瘠之地,就如同人有智、愚、賢、不肖。農民不因為土地貧瘠而不耕作,君子不以人有愚、不肖而停止教育。然而人性有上智,有中材,有下愚。上智修己並且教育別人,中材自修自己,下愚不能自修而等待別人來教導。天地之間有形之物都沒有土地深厚,土地承載萬物。因而君子效法坤土之象,以厚德而接待人,不管是智愚賢不肖,都應該包容,就象土地承載萬物一樣。故曰:君子以厚德載物。簡單的說,就是: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

坤土最柔順,但陰爻變動可為陽爻,因而坤土可以變得極其剛健;坤土是安靜的,但它的品德卻是方正不邪;坤土順著乾陽運行,但卻有自己的一定之規;坤土能夠包容萬物,並且化生的功能廣大無邊。也就是說:大臣對君王不能總是唯唯諾諾,當君王有不正確的行為時,大臣要勇於冒著生命危險去指出君王的錯誤,這就是古代"武死戰,文死諫"的為臣準則。為臣之道還要保持安靜和有道德的尺度,處亂不驚,心藏機謀,正直高尚,輔佐明君而默默為百姓的幸福做貢獻。

初六:履霜,堅冰至。

當腳踩到霜的時候,應該明白結冰的日子快到了。

啟示:當有壞苗頭岀現時,我們要積極採取防護措施。

①霜:一陰之象。②冰:六陰之象。③履霜而知堅冰至:是指防微杜漸,很早就開始圖謀策劃了。陰氣開始凝結而為霜,逐漸強盛而結成堅冰。小人雖然微小,慢慢的發展成強盛的狀態。

初六位於最下面,就像陰氣開始凝積成霜,說明此時正是霜降的節氣,不久之後寒冬即將來臨,霜會結成堅冰。這是以大地上所發生的現象來說明陰陽的消長,即陰氣開始伸長,陽氣逐漸消失,比喻陰惡事物按照一定的趨向發展。爻辭告誡我們要有遠見,任何事物都是循環漸進的;仔細感知事物的發展變化,做到未雨綢繆,這才是君子應具備的素質。

比如人的陰邪剛開始萌芽時很微小,就如同霜雪一樣很容易消除;如果任其積累發展成堅冰時,其惡逆之習性則無法治理了。所以踏上霜雪要防冰,踏上虎尾要防虎。古人云:"小時候偷針,長大後偷牛",所以對小孩要從小謹慎的教育,以防微杜漸。推而廣之:小到修身,大到治國,皆宜謹慎其微小的萌芽狀態。

天下之事,未有不由積累而成。積善行的人家,必定會有更多的吉慶留給後代;積惡行的人家,必定會有更多的災難留給後代。臣弒其君,子弒其父,這些大逆不道之事都不是一朝一夕的緣故,而是長期積累逐漸發展成這樣的。所以在下者不可不察之於己,在上者不可不察之於人。謹慎檢討自己,不使惡習發展,則禍患就不可能發生。

這爻說明見微知著的道理。

六二:直方大,不習無不利。

正直、方正、大方,不反覆沒有什麼不利的。

啟示:這是強調自然的品德,反對虛偽的矯飾。既要順從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又要順從大眾的利益。

①直:是說心中無私心,就像木匠用繩墨畫出的線一樣直。②方:純陰之象,與圓相對。圓動而不靜止,陽之道。方止而且守常,陰之道。故曰:天圓地方。③廣:廣大,指坤地生育的功德廣大。④不習:是說其自然而能也。

六二陰爻得中得位並且柔順中正,以恭敬的態度使內心保持正直,行為合乎道義,有了這種充沛的美德後,六二的行為就不會猶疑不決,自然會把事情處理好,因而得到君王的重用。告誡人們:當自己處於有利的位子上時,要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發揮自己的光與熱,這樣才能有更大的發展。

六二得坤道之正,天理為之作主,因而無私心,故直;六二居坤之中,天理為之裁決制定,因而無偏歪,故方;六二柔順中正並且內直外方,每一個念頭都正直,每做一件事情都不偏不倚,所以大。六二所發的光芒都是自然而然,不會勉強與等待,故曰:不習無不利。由於六二內心正直,表現於外則為品德高尚。六二內外雙修,使自己的美德無形中滲入身體內部,自然通暢於四肢,並能行動自如。六二把美德表現在事業中,使其達到極其美好的效果,人們對六二坦然而不懷疑,所以六二的事業無所不利,這才是美的極致。

天理雖然直與方,但人的慾望是邪惡的並且扭曲的;人性雖然善良,但人的私慾遮蔽住人性。就像一條大道分出百條小路,使人無法正確的前行,反而傷害了天理的正直。此卦本來不是兇爻,如果被私心慾望遮住了人性,就會陷入兇險的地境之中。六二隻要柔順中正,剋制住私慾,左右周旋都中規中矩,其行為皆得適當,有"不習無不利"的功德,其德行會被髮揚廣大。

這爻說明直率、方正、寬大,為做人的基本態度。

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

蘊涵美德可以堅守正道或者效力於君王,雖然沒有成就卻有好的結果。

啟示:不可因自己有才智就驕傲自滿,只有更加謙虛努力,才能使自己的才能得到更好的發揮,從而有一個比較好的結果。

①章:是美麗的文采。②含:含藏不出是為了有所作為。③含章可貞:是為了等待時機而行動,並非一直在韜晦,含藏不出是為了有所作為。④或:表示將進未進之意。

六三陰居陽位,處於進退未定之地,環境不是很有利,多有艱難,其心術所為要中正大方。又由於六三大臣與六五君王不相應,是人臣得不到君王的重用。六三不得時機與地位,即有才識之士只宜韜隱其德,隱藏其才華,以等待時機。如果妄露才能,必然招來疑忌,故戒之"含章"。大凡為人臣者,不聞其遇與不遇,應當守其常而不可以改變其志操,縱使無干進之心,也沒有聽說無出頭之日。美麗的文采難以長久隱藏,隨著時間會被發現,或許不得不跟隨君王從事政務,但不可以重視個人的成就,最後才能有結果,這正是智慧的光明遠大。

陰柔是一種美好的品質,含蓄而不顯耀的為君王效力,這是地道、臣道、柔道的法則。地的法則就是不顯示自己的功勞,而求得萬事都有一個善終。六三為臣,故當如此。

這爻說明含蓄。

六四:括囊,無咎無譽。

將布口袋的口紮緊,沒有災難也沒有榮譽。

啟示:地位很高的人,每一句話都能產生非同小可的影響,這就更需要謹言慎行。

①括囊:是將口袋紮緊,象徵處於危險的地位時應當收斂,謹言慎行才不會發生過錯。②咎:指傷害,無咎是為了避免傷害。③無譽:是在逃名。

六四雖然柔順得正,但所處的環境不太好,不能發揮自己的才幹。因為此時陽氣衰弱而陰氣強盛,是天地將閉塞之象,所以賢人應當隱退。六四懷著大智慧而去觀察時局的動態,處處收斂,謹言慎行,就像用繩子把布口袋紮緊一樣。六四小心謹慎使自己免於災難,歸隱而保全自己,以等待出仕的時機。這樣雖然得不到讚譽,但可以避免災禍。

天地變化,當世道開泰時,草木等無知植物都生長茂盛,更何況人呢!所以賢人出山而不隱居了。如果天地閉塞,則賢人必收斂其德而去隱遁。因為當天地閉塞時,有陰而無陽,沒有時機變化,所以謹守而不出頭露面。收緊口袋,是說言行應當謹慎。

六四近於君王,但是得不到君王的信任。在這種情況下,不可妄咎妄譽,或者作威作福。稱讚自己則有威逼君王之嫌疑,傷害自己則有敗事牽連自己,只有晦藏其智慧,杜口不露,默默隱忍,以守其愚,如此則無咎無譽,才能遠離災害。如果因括囊而得到榮譽,則必須消滅其括囊的痕跡;因為有譽即有傷害,必須深藏不露。所以說:括囊無傷害,謹慎則得不到災難。

啟示:這爻說明收斂。

六五:黃裳元吉。

黃色的下衣,大吉大利。

啟示:一個人雖說身居高位,但不自傲,為人謙虛,待人和善,這樣會得到人民的信任與幫助,從而為成功鋪平道路。

①黃:是土色,指大地的顏色。②裳:下衣,指褲子。③黃裳:黃色的下衣。古時候下士以上身份的人,把黑色禮服的上衣罩在黃色下衣的外面,象徵中庸謙遜的態度,用來比擬內在的美德,即內在的文采自然的流露於外。④黃裳元吉:乾陽為上體(衣),坤陰為下體(裳)。是說雖然處於尊位,但是能居下體,故不曰衣而曰裳。即處在尊位而能謙下之意。

六五以陰爻居陽爻尊位,既有剛德又有柔德,並且柔順中和的克守節操。就像美麗的黃色下衣隱藏在上衣的下面,其德謙下,所以吉祥。當年周公輔佐成王以攝政,畏懼天命而不敢穿黃衣服,只穿黃褲子,以嚴格君臣之分別也。告誡我們:做人要保持本色才會吉祥。

君子處在六五尊位時,應當按照爻辭的提示:保持自己中庸的本色,通達事理,立身處世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坤卦純陰,六爻皆為臣子的事情,不能居尊位而自以為君王。六五君子應當行使中和的偉大美德,維持朝廷憲法,輔佐國君,最終退守而回到大臣的位置。如果居尊位而認為天下是自己的,必然兇險。所以聖人以"裳"字系此爻,恐怕有大臣乘權勢,擅威福,蔑視君王而失去臣子之道,故深誡之。

這爻說明謙遜。

上六:龍戰於野,其血玄黃。

與龍在曠野上廝殺,曠野到處都是青與黃色的血跡。

啟示:說明雙方的道路都被對方堵塞,誰也不願意謙讓,只有拼死一戰,這對雙方都不利。

①戰:陰本來不可與陽戰,今天陰盛,似乎敢於陽敵,故以戰言。②龍:陰盛己無陽,本來不可以稱龍,但是陽不可一日無,故以龍言之,以存陽也。③血:指傷害太厲害了。④玄黃:玄為天的顏色,黃為地的顏色,天地即陰陽,血色玄黃為陰陽互相傷害。

上六居全卦之終,是陰邪極盛之時,是陰極反陽的地位;同時上六爻變則為剝卦,有一陽與五陰相戰之象。初六居履霜之時,爻辭警誡其將至堅冰,陰邪之勢過盛,必將剝陽;其剝之過甚時,陰陽雙方勢必相戰。即小人與君子,邪惡與正義相爭,結果雙方兩敗俱傷。用兩條龍在野外戰鬥,流著玄黃色的血來象徵。

往小處說指一家之事,為人父母者,開始時耽誤了子女教育,子女慢慢的養成了不良習慣,其結果導致骨肉相殘,同類相害,爭鬥殺傷,勢窮才停止。往大處說指陰陽君臣而言,君臣相戰,臣子橫逆無道,其君王也未必無過錯。君王使臣子到了這個地步,是君道窮困也,也是臣道窮困也。爻辭不言兇,但兇己知矣。

龍之為物,神化不測。古代才能卓絕的豪傑之士,往往以龍稱之;或者大臣們各懷忠憤,因意見不同,以致於議論過於激烈。開始時相互猜忌,繼而相互仇恨,最終相互爭鬥,各分黨派互相攻擊,不聽朝廷政令,是謂野鬥,故曰;龍戰於野。

這爻說明極端陰柔,必將兇險。

用六:利永貞。

利於永遠堅守正道。

啟示:人們像大地一樣,永遠順從天道,具有柔順、寬容等高貴品質,則會一帆風順。

①永:長遠。

坤卦純陰,為柔順貞正而且悠久有恆,不改變其志向,則大吉而終。如果變動則為剛,會發生陰侵陽,臣侵君,妻凌夫等現象,逆理悖常,為大凶大惡之道,安得有善終。故誡之曰:利永貞。

"用六"與乾卦"用九"的用意相同,即善於運用坤卦六爻的變化法則,不要被變化拘束。不同的是,乾卦指善用天的陽剛法則,創始養育萬物,而不求報償,具有主動性。而坤卦則是運用陰柔承順天的法則,生成並負載萬物,是屬於從屬的地位。因而坤卦的"用六",就必須永遠堅持純正,目光遠大,才能獲得有利的結果。

乾卦用九,是由於過於剛強,而宜堅守無首之道。坤卦用六,以陰道、臣道、妻道,宜守恆常之德,不可變動,是警戒之辭也。

這爻說明用柔。

坤卦闡釋地的法則,在宇宙創始萬物的過程中,天創生萬物,地負載完成生命,所以我們稱大地為母親。大地孕育萬物,承載萬物,因此啟示我們要有大地的廣闊胸懷,渾厚的德性。

地的法則是安祥與純正,承順尊循天的法則,剛毅的行動,安靜的謹言慎行,所以行動方正。因此我們要學習坤土這種追隨而不超越,包容而不排斥,懂得含蓄和謙虛,收斂鋒芒,具備內方外圓的涵養,這正是為人的基本態度。所以我們要堅持純正,並且冷靜客觀,通權達變,掌握變化,柔而能剛,善於應用柔的法則,才能夠逢凶化吉。

版权声明:淺談一下易經的智慧(2:坤卦)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265b16effbfefb9aabd9c61d20fbe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