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兩拍故事:桂員外窮途懺悔(上)
元朝天順年間,江南蘇州府吳趨坊有位長者,姓施名濟,字近仁。父親施鑑,字公明,在世時,謙遜實成,勤儉治家,五十歲才生下他。因是晚年得子,故愛如珍寶。
施濟八歲那年,施鑑送他到同裡支學究先生的學館讀書。支先生見他聰慧,且與兒子支德年紀相仿,便讓兩孩子坐了同桌。學館裡孩子眾多,長幼不齊,偏他倆聰明好學,學業漸進。後來支學究病故。施鑑將支德接到家裡,與兒子一起朝夕苦讀。兩個孩子相處的十分融洽,後來又一起參加科考。支德一舉得中,做了朝廷官員。施濟卻屢試不中,索性散財結客,周貧濟困,以仁義成名於世。
施鑑是個本分財主,惜糞如金,見兒子揮金如糞,心疼不已。擔心不等自己百年,兒子就將財產散盡。於是,秘密將金銀財物埋到地窖。等自己即將告別人世時,再說與兒子。施鑑雖然年已九十,卻精神矍鑠,健步如飛,忽一天,五更睡去後,再沒醒來。雖然得了善終,卻沒有留下隻言片語。
彼時,施濟年近四十,尚無子嗣。三年孝滿後,妻子嚴氏張羅著要為他納妾。施濟不肯,一心持誦《白衣觀音經》,並刊印成冊廣為佈施,許下心願:“若能得子,願出三百兩銀子修蓋廟宇。”一年後,嚴氏有孕,十月分娩,果然生下一個男孩。夫妻說起還願之事,遂給孩子取名施還,滿月後,施濟取出三百兩銀子,來到虎丘山水月觀音殿燒香禮佛。正要請出主持商量修殿之事,突然,外面傳來哭泣之聲。施濟循著哭聲來到劍池邊。只見一個人坐在池邊,望著池水嗚咽不止。上前看時,卻是自己幼年同窗,姓桂叫富五,小時候曾一起在支先生學館裡讀書,後來,桂家搬到胥門外居住,很多年不曾見面了,沒想到如今在廟裡相遇。
施濟吃了一驚,問他緣故。桂富五哭的口不能言,被施濟一再盤問,只好吐露實情。原來桂家祖上留下房屋一所,田地百畝,好好耕種,也不愁餬口。不料,桂富五被人攛掇,棄農經商。把房屋田產抵押給當地李平章府,得了三百兩銀子去燕京販布。走了幾趟,賠的血本無歸。李府索要銀子,如狼似虎,連本帶利,將房屋田產全部折算,外加一妻兩子也歸了李府仍然不夠,又逼他問親戚借補。桂富五情急之下,連夜逃走,思量走投無路,打算投水自盡,因此在池邊悲泣。
施濟聽完他的遭遇,動了惻隱之心,開口說:“我這裡有三百兩銀子,本來是要交主持修繕大殿的,先贈與兄臺,使你夫妻父子團聚可好?”桂富五吃驚地說:“足下說的莫非是戲言?”施濟大笑著說:“你並非有求於我,何來戲言?我與你雖交情不深,但幼年有同窗之誼。如今世風日下,人情淡薄,朋友有難,只會虛言撫慰,更有甚者,幸災樂禍。我平生最恨這種人。況且,你眼下之難,禍及妻兒。我之前苦於無子,如今兒子剛剛滿月,求佛拜神保佑他長大。你有兒子卻棄之他人,玷辱門風,我於心何忍!這些話都出自肺腑。”說完,將三百兩銀子雙手交給桂富五。
桂富五起初還不敢接,試探著說:“兄臺念及舊情,出手相助,在下願寫下借據,等日後翻身,定來補報。”施濟說:“我因同情你的遭遇出手相助,不是為了圖你回報,快快去吧,免得嫂嫂懸盼。”桂富五喜出望外,做夢也想不到有這種好事,拿著銀子,不由雙膝跪地。施濟慌忙扶起。桂富五流著淚說:“兄臺於我全家有再造之恩,如重生父母,三天後,我定登門叩謝。”說完,又跪在觀音大士神像前發誓道:“桂某受施公活命之恩,今生倘若不能補報,來世願做犬馬報答。”說完,起身歡歡喜喜下山去了。
施濟將挪用修殿銀兩的事跟主持說了,到家後,又湊了三百兩,派人送到觀音殿還願。到第三天,桂富五領著十二歲的長子桂高,親自登門拜謝。施濟置酒款待,席間問起還債之事,桂富五說:“蒙恩人所賜,還了本金,奈何利重,將房屋田地都折了去。幸好一家骨肉團聚。”說完,淚如雨下。施濟問他今後生計如何應對?桂富五說道:“吃的住的一無所有,未免在故鄉出醜,打算去別的地方,為奴為婢,掙口飯吃。”施濟說:“救人救到底!胥門外有我家一處桑棗園,園中茅屋幾間,園外田地十畝,儘可度日。倘若不嫌清苦,就搬過去如何?”桂富五說:“若能如此,不用做他鄉餓鬼,只是前恩未報,又來叨擾,深感不安。不如將我兩個兒子中的一個,留下服侍恩人。”施濟說:“我與你既為朋友,你的兒子即我的兒子,豈有此理!”當下,叫小廝取黃曆過來,選好日子,叫他搬進去。桂富五千恩萬謝領著兒子走了。
搬家那天,施家又送了些錢米布帛。過了幾天,桂富五帶著老婆孫氏登門拜謝,嚴氏留他們用飯。那孫氏非常健談,極力阿諛逢迎。哄的嚴氏把她看作姐妹一般。連施家未滿週歲的小官人,一見孫氏就賴在身上讓她抱。孫氏因懷有五個月身孕,怕衝撞小官人,不敢抱他。嚴氏掐指一算說:“去年十二月受胎,今年九月生產,嬸嬸這胎若生下女兒,不如我們結個兒女親家。”孫氏巴不得高攀,滿口應承。只盼能生個女兒,結了這門親事,好一生有靠。光陰似箭,九月初,孫氏果然生了個女兒。施家又是問安,又是送柴送米,只當親屬來往。
再說桑棗園中有棵銀杏樹,有十圍之粗,相傳“福德五聖之神”曾棲息樹上。往年每逢臘月初一,園丁都要在樹下燒紙祭奠。桂富五搬進來後,不好停了這項規矩。也是該他發跡。這年燒祭日,正要燒紙,突然看見一隻白毛老鼠,繞著樹走了一圈,鑽到樹底不見了。桂富五走近查看,只見樹根凸起處有個杯口大的洞穴,那隻白鼠兀自在洞口張望。他回去後把這事跟老婆說了。孫氏說:“馬瘦毛長,人窮志短,常聽人說金蛇是金,白鼠是銀,哪有神明是鼠的話。或許樹底下埋著錢財,皇天可憐我夫妻貧苦,叫白鼠現身指引也不見得。你明天找個先生起一卦,看是不是財運到了?”
桂富五平時最聽老婆的話,第二天果然找人去起卦,算出有十分財運。夫妻倆買了豬頭祭獻禱告,等到夜深人靜時,拿了兩把鋤頭,照著樹根下的洞穴挖下去,約莫挖了三尺深,起出三個磁壇,裡面裝的都是黃白之物。夫妻二人叫聲“慚愧”,將銀子盡數搬空,把那磁壇依舊埋到土裡。回到房中,仔細盤點,約有一千五百兩銀子。桂富五正要拿出三百兩送還施家,被孫氏一把拉住說:“使不得!施家知道我們身無分文來的這裡,倘問起這三百兩銀子的來處,反而疑心。若知道是銀杏樹下挖出來的,這園子是他祖上遺留,哪怕你和盤托出,他還說有三千四千,到時如何說的清,不僅不領情反要怪罪。不如,悄悄到別處置買產業,再慢慢脫身離去,自己做個財主。到時再報他的恩德,反而更好。”桂富五聽了妻子的話,贊到:“有智婦人,勝如男子,你說得對。我有個遠房親戚在會稽居住,以前因為窮不來往,如今我帶著這許多銀子過去,他肯定不會怠慢。我在那邊置辦些產業,每年收租放貸,用不了幾年,還怕做不了大財主?”兩個商量已定,第二年春天,桂富五假意外出探親,私下悄悄置買田產,託人放債,每年出去算一次賬。回來的時候,依舊把舊衣舊帽穿戴了。如此五年,在紹興府會稽縣有了諾大家業,只不過瞞著施家而已。

忽一天,兩家孩子一起出痘,施濟請醫生看了自己兒子,又讓去看桂家女兒,當作兒媳婦一般對待。痘好後,裡中鄉親都來祝賀。施濟提起親事,鄉民李梅軒自請為媒,眾人都有心玉成美事。桂富五心中也願意,回家跟孫氏商量。孫氏說:“自古‘慈不掌兵,義不掌財’。施公雖然是好人,但仗義疏財,家道大不如前。我們的家當都在會稽,何不到那裡再攀個高門,也好有個依靠。”桂富五連聲說:“賢妻說得對,只是如何推脫他?”孫氏說:“你只推說家貧福淺,置辦不起陪嫁,倘若他非要做親,就說女兒年幼,再等幾年也不遲。” 施濟是個正直人,以為他謙遜,也不疑心。
光陰荏苒,不覺又過了三年。施濟突然身染重病,藥石無醫,一命嗚呼了。孫氏攛掇桂富五,此時不走更待何時?夫妻二人帶著一隻雞,一壺酒,前往施家弔唁。桂富五拜奠過後先回家去了,留下孫氏向嚴氏辭行。孫氏說:“承蒙恩人施救,朝夕感念,尚未盡犬馬之力,恩人就先亡故了。我夫婦豈敢久佔府上田廬?情願到別處另謀生計。今天特來辭行。”嚴氏說:“先夫雖然去世,奴家也能做主。孤苦中正需要嬸嬸常來說說話,如何忍心棄我而去?”孫氏說:“奴家也捨不得姆姆。但非親非故,白佔寡婦田廬,恐惹人非議。將來小官人長大了也是要還的,不如早點離去,也全了恩人一段美意。”嚴氏苦留不住,只好揮淚告別。自此,桂富五舉家搬到會稽居住,一去不回。
再說施家,施濟在世時,樂善好施,家底已經空虛了,再加上死後喪葬用度,免不了欠下外債。嚴氏又是個賢惠有餘才幹不足的,守著獨子生活,漸漸地把田產都荒廢了。不過五六年光景,已艱難到不能度日。幸好,施濟的同窗好友支德從任上回來。此時,正值元順帝至正年間,奸佞當道,朝政紊亂,支德不願同流合汙,遂辭官回鄉。聽聞施濟亡故,嚴氏母子窮困潦倒,心中不忍,特地登門弔唁。施小官人出來迎接,雖然年紀尚小,卻進退有度。支公問他是否婚配?小官人說:“先人留下的產業已經空了,眼下母子餬口都難,無暇顧及婚事!”支公聽了,潸然淚下說:“你父親乃天下少有的好人,天理不泯,子孫必定昌盛。我愧為他的同窗,雖然身在官場,卻不能分憂。小女今年十三歲了,與賢侄年紀相仿。欲派媒人與令堂商量婚事,萬望勿拒!”施還口稱“不敢”。第二天,支公派人帶著錢幣布帛前來下聘,招施還為女婿。施還擇日過門,拜過岳父岳母,就留在支家學館讀書。支公為他延請名師,又給嚴氏送柴送米。嚴氏母子深感支公大恩。
支公雖然在任多年,卻兩袖清風。如今又添了女婿一家的供給,度日艱難,只能勉強支撐。偶然聽人說起桂富五在會稽縣發跡,家財萬貫,改名桂遷,人稱桂員外。支公知道他與女婿家的事,聽了消息,回去跟女婿商量:“桂富五受你家恩惠不止一項,別的不說,光還債的本金就是三百兩,如今他發跡了也不來看你,必定是不知道你家情況。賢婿若去會稽投奔他,必然厚贈,分內之財,諒他家也巴不得你去取。你可回家同令堂商量。”施還當即回家對母親說了。嚴氏也說:“若桂家果然發跡,必不負我。他家孫大娘子與我姐妹情深,不如我跟你一起去,也好跟她敘敘舊。”施還將母子商量的結果告知岳父。支公備好盤纏,又給桂遷寫了封書信,敘述同窗之誼,囑咐他看顧施還母子。
當下,母子二人離家,徑直來到會稽縣,打問到桂遷住所,找家客店先歇了。第二天,留嚴氏在店裡等待,施還寫好晚輩名貼,帶著支公的書信來到桂遷家。只見門樓高聳,屋宇軒昂。僕從出入,管屋管田,小戶登門,還租還債,施還心中暗喜。守門人收了名貼,將他引到一處廳屋。等了許久,不見動靜。又等了約莫兩個時辰,聽見儀門響動,施還以為主人出來,慌忙整理衣冠,結果,還是不見人影。施還走到儀門前朝裡張望,只見桂遷身穿華服,站在中廳,指東指西,辦理家事。又等了一個時辰,僕人都散了。看門的上去稟告,桂遷也不說請進,踱著步來到廳屋。施還慌忙鞠躬行禮。桂遷故意問:“足下何人?”施還說:“小子乃長洲施還,號近仁的是先父。因與老叔昔年有通家之好,特來拜訪。請老叔上坐,受小侄一拜。”桂遷也不敘寒暖,連聲說:“不用不用。”吩咐小童留飯。施還又暗暗歡喜,開口說:“家母問老嬸母萬福,現下在客店歇息,派小子先來知會一聲。”若論起昔日情分,此時就該說“既然老夫人也來了,快請到家中相見”。但桂遷哼哼哈哈,全不接話。不多時,午飯備好,施還謙讓不肯上坐,桂遷也不來安正。酒過三巡,施還說:“小子量淺不敢多飲,況家母還在客棧懸盼。”桂遷也不接話。吃完飯,也不提往日交情,也不問眼下家常。施還忍不住說到:“小侄幼年時常聽先父說起,與老叔最為親密,那時先父就說老叔早晚發跡,家母也經常誇讚老嬸母賢德,有仁有義。幸好當年老叔在寒舍暫居時沒有怠慢,不然今天也無顏到此。”桂遷垂下眼皮搖搖手,默不作答。施還又說:“昔日虎丘水月觀音殿與先父相會之事,老叔還記得嗎?”桂遷慌忙說:“足下來意,我已悉知。不必多言,被旁人聽到了,令我難堪。”說完,站起身來,施還只得告辭。
再說嚴氏在客棧翹首以盼,等著桂家派人來接。等來的卻是兒子悻悻而歸,施還說了相見時的言語態度,嚴氏不覺雙眼流淚。罵聲:“桂富五,你忘了當年跳劍池的光景了嗎?正要一一細數,施還攔著說:“眼下求人之際,他既知我母子來意,必然有個說法。當初曾在觀音面前發誓要‘犬馬相報’,料想不會食言。孩兒明天再去,看他如何?”嚴氏嘆口氣,含淚隱忍。
第二天一早,施還早早來到桂家門外等候。原來,桂遷自見了施小官人,有心厚贈他母子回去,不料孫氏攔著說:“濟人要一世,怪人只一次。攬了這麻煩,他嘗著甜頭,時常想著沾抹,斬草不留根,倒成月月紅了。就是他父親當初給我們好處,那是他一貫的善行,得實惠的也不止我們一家。千人吃藥,靠一人還錢,我們憑什麼這麼倒黴?若有天理,像他這種行好積善的也不會落到這步田地!如今這社會,心腸硬點有好處。都貼補了別人,可不是連自家也窮了。”桂遷聽了這一席話,大讚到:“賢妻說得對。只是他母子來一趟,又有同窗支老先生的書信,如何打發他動身?”孫氏說:“支家的書信不知是真是假。當初他做官時也沒有扶持過我們,如今又寫什麼書信。他既憐貧恤寡,何不自家倒貼?這種信不要理就是。你吩咐下去,那窮鬼再來時不要招待他。等他灰心了,多少給點盤纏打發他回去便是。頭醋不酸,二醋不辣,他沒了念想,以後就不會來糾纏了。”這番話出口,直說的桂遷,黑心又開一竅。黑腸新添三疊。
此時,施還在門外已等候多時,守門的不肯替他通報。惹得施小官人又氣又羞,擼起衣袖,漲紅著臉,高聲喊到:“我施某也不是無故到此,當初我們做財主時,也有人來求,卻從不曾如此怠慢!”罵聲未絕,身後走來一位少年,衣冠齊整,問他罵的是何人?施還上前一步說了自己姓名。那少年慌忙行禮說:“原來是故人,多年不見,一時沒有認出來,昨天家父已經說了足下來意,正在處置,足下何必如此性急?如今我進去跟家父說一聲,不久便有結果。”施還這才知道是桂家長子桂高。見他說話入情入理,自悔失言,正要說明緣故,那桂高也不道別,徑自進門去了。施還見他無禮,更加氣憤,只得含淚而回。將經過跟母親嚴氏說了。嚴氏勸他以和為貴,不要觸怒他們,要回三百兩銀子,回家安心度日。施還領了母親教誨,第二天早上,來到桂家門外,躬身而立。
只見僕從出出進進,昨天的守門人也不見了。站了半天,只好求一位老僕人通報。那老僕說:“員外宿醉未醒,此時正在睡覺。”施還又說:“不敢求見員外,只求見大公子一面,小生今天不是不請自來,是跟大公子昨天約好的。”僕人說:“大公子五更就出門收租去了。”施還又說:“二公子也行。”僕人說:“二公子在學堂攻讀,不管閒事的。”說完自顧自走了。施還此時滿腹怒氣,無名火按捺不住。轉念一想,僕人之言不可全信,主人未必如此,忍著氣繼續等待。不多時,儀門大開,桂遷騎著馬出來。施還迎著馬頭鞠躬致敬,桂遷傲慢不已,用馬鞭指著施還說:“你遠道而來,我又沒有耽擱你十天半月,為何出言辱罵?本來打算厚贈你,如今是不能了。”轉身叫僕人取來兩錠銀子,指著他又說:“這二錠銀子也是看你先人之面。若似你少年狂妄,休想拿走分文。如今有了盤纏,趕快走吧!”施還再想開口,桂遷已揚長而去。
版权声明:三言兩拍故事:桂員外窮途懺悔(上)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288073d07c4db1d9dbee5d6e87b1e3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