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15,就沒人管管“零食刺客”?

天氣乍暖還寒,“雪糕刺客”還沒大面積上崗,“話梅刺客”倒是搶先上了熱搜。

網友上海逛街,在一家土特食品店遇到自己喜歡的上海蜜餞老牌子,禁不住誘惑就打算買一些話梅。結果一稱重,半袋話梅400元,還沒反應過來,一不小心伸出去的付款碼就被店員阿姨掃完了。

明碼標價199元一斤,潮溼的臺式話梅肉,隨隨便便一挑就是兩斤有餘。

小紅書截圖,@青い貓

但真要論資排輩,這個價位在梅子裡實在是“平平無奇”。去年1600塊一斤的“特選話梅王”,也曾引起廣泛關注。當時有網友只買了兩顆,就要64元。

細算起來,一克白銀四塊五,一克話梅三塊二,蜜餞賣出了貴金屬的氣勢。有人開玩笑說,這樣一顆話梅起碼泡十桶話梅水,連核都得嘬上幾小時。

與大張旗鼓佔領便利店冰櫃的雪糕刺客不同,這類以話梅刺客為首的“零食刺客”,多半潛伏在商場裡,蝸居在十幾二十平方米的店鋪中,常常不經意間就能讓你迎上前去,再痛擊你的錢包。

商場裡的零食刺客,防不勝防

這屆年輕人可以沒去過菜市場,不熟悉街頭小店,但對住處周邊的購物中心,個個如數家珍。這裡冬暖夏涼、應有盡有,扶老攜幼、呼朋喚友,隨隨便便就能消磨一整天。

但他們中的大多數,可能都曾在人生的某一個階段,被那些深藏在商場裡的刺客狠狠傷害過。

很多店甚至只是商場負一層中間的一小塊開放空間,種類繁多的蜜餞裝在各種晶瑩剔透的罐子裡,五顏六色的糖球被束在一個個糖果柱之中,走過路過,誰都得往這兒瞟一眼。

大眾點評App截圖,@期待

伴著大型商業綜合體中適宜的溫度、溫暖的光線、舒緩的音樂,再加上引人注意的商品展示形式,心理上、視覺上都極度舒適,消費者的購買情緒一下子就被烘托了起來。

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然後小小一包,就被貼上了高昂的價籤。

雪糕刺客之所以危險,在於經常沒看到或找不到價格標籤。《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和去年起施行的《明碼標價和禁止價格欺詐規定》都能狠狠治它們一把。

而話梅刺客更危險,因為標籤可能很清楚,只有買的人不清楚。

上海這家店的臺式話梅肉,寫明瞭199元/斤,已經算是很講“武德”。

更多刺客以50g為計量單位,一眼看上去只要十幾塊錢,似乎只比超市裡幾塊錢的袋裝話梅貴一點而已。哪怕是最尊貴的特選話梅王,不過160元,咬咬牙買一點嚐嚐也不是不行。

但凡不是有備而來或是自帶火眼金睛,一般人壓根兒想不到標籤上的數字不是一斤的價格,而是一兩的價格。上輩子造了什麼孽,買零食還要考數學。

何況刺客還自帶“助理”。

店員阿姨巧舌如簧,告訴你梅子都是稱重賣的,“少稱一點點沒事的”。

但阿姨的手往往都是“穩準狠”。一鏟子下去就足夠讓你錢包出血,還不好意思喊疼。

有的人吃怕了被宰的苦,小心謹慎地把語言精確到“來20塊錢的”,店員也能一鏟子給你剷出起碼30塊的,然後一臉“已經裝上了,沒辦法放回去了”的表情。

大眾點評、小紅書、微博上留下了無數慘痛案例。幾袋梅子幹291塊,小半袋橡皮糖197塊,十幾片芒果乾81塊……雖然不及天價話梅,但每一包裡都是滿滿的悔意和肉疼。

去年3月,“網友曝鄭州一零食店價格貴得離譜”也曾登上微博熱搜,視頻中的凍乾草莓近200元一斤。

無數社恐掛著一張大怨種的臉,在這些看似普通的散稱零食鋪裡完成了人生修煉,要麼從此不買一了百了,要麼逼著自己學會拒絕。

說真的,遇到刺客,快跑!面子什麼的,實在要不得。

為什麼零食刺客就是不肯放過我?

話梅刺客背後,是千千萬萬個在商場負一層埋伏著的零食店鋪,伺機亮劍。

消耗速度快、購買靈活、覆蓋人群廣的休閒零食是商場裡重要的消費品類。

槑的說、槑先森、李雷與韓梅梅、梅你不渴、十八里梅等大量聽起來名字已經讓人迷糊的零食品牌,混跡在各種餐廳、檔口之間。

除了來伊份、三隻松鼠、良品鋪子等價格相對透明、品質也較為穩定的頭部品牌,大多數人面對商場裡的這些散稱零食沒有太大辨識力。

如果不是高頻消費者,對於零食的心理預期也基本停留在超市一袋話梅幾塊錢、一包QQ糖幾塊錢的位置上。

但與線上線下售賣的預包裝零食不同,進駐商場的零食店除了對原材料要求更高、產品種類更加豐富外,還需要承擔更大的租金、人工和營銷成本。

據國內某知名零食品牌透露,開在商場內的店鋪僅租金一項大約就佔總成本的20%。而其產品原材料基本都來自國內最優產地,經加工後通過自有物流快速發送至全國門店,以保證質量和新鮮口感。

這些都會讓商場散裝零食的價格水漲船高。

小紅書截圖,@肥扎

不僅如此,有些零食品牌除了自有商品,還會引進進口產品,如美國吉力貝(Jelly Belly)糖豆、德國口力(Trolli)橡皮糖等,原本官方旗艦店幾十塊一斤的糖果,一下就翻成了百元,類似產品也蹭著熱度一起邁入百元俱樂部。

零食可以貴嗎?倒也不是不行。

雖然並非剛需,但也是個一口一口被我們吃大的萬億市場。Mob研究院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休閒零食市場規模超過15000億,年複合增長率在11%以上。

特別是當新消費市場裡出現了曾經成功把奶茶和雪糕賣出一頓外賣價格的喜茶、奈雪或鍾薛高時,休閒零食也想如前輩一樣,消費升級,做大做強,向精細和高端轉向。

原料紮實,口感豐富,模樣也好看。沒事兒還弄個花裡胡哨的聯名,搞個創意十足的營銷。沒有需求就創造需求,沒有場景就製造場景。但凡能把審美、社交和品牌做出點真價值,就能讓不少人一邊看著價格恨得牙癢癢,一邊又忍不住為它埋單。

即便是這樣,所謂的高端品牌也常因為“貴”不斷觸動消費者的神經、引來一番罵戰,何況商場裡的小品牌零食店兢兢業業者少,渾水摸魚者眾。

除了好看和吃起來談不上驚豔的口感外,幾乎沒能提供更多的附加價值,更多的是利用了社會人的面子心理,做一次性生意賺一波快錢或是篩選出價格不敏感的那批消費者。

說到底,大多數時候人們吃零食不過就是想要一些簡單的快樂罷了。當梅子、糖果、水果乾都按兩賣的時候,付錢時簡直以為是在買茶葉,吃起來都不敢大口。

特別是疫情幾年,許多非剛需消費都在不知不覺中收縮,大家開始理性地捏緊錢包。終於可以自在出門逛街時,竟然還要被話梅刺客襲擊,實在讓人想不通。

物價上漲可以理解,消費升級背景下的健康高端零食也可以接受。只是當雪糕、話梅、糖果這些日常生活中的平價食物越來越多地不老實,連最簡單的快樂都要被剝奪時,許多人本已死去的被刺記憶一下子在互聯網上覆活,匯成陣陣惡評。

更荒謬的是,就連1600一斤的話梅都無法證明自己的價值。

去年被網友曬出的店鋪名為“上么海鳳”,當時有意思報告曾致電該店環球港分店諮詢,店員稱老闆來自香港,所賣的話梅和香港知名的“上海么鳳”店裡的“一樣”。

而所謂的“上海么鳳”即“上海麼鳳”(YIU Fung,“麼”通“么”),是60年香港老字號,擁有號稱“全球最貴”的話梅,被譽為“話梅中的愛馬仕”。

上海麼鳳官網“麼鳳士多”顯示,最貴的“清香話梅王”每兩(香港計37.5g)201港幣,每斤(500g)約合人民幣2600元。

麼鳳士多上有高價話梅,也有多種一般價位的話梅

麼鳳士多截圖

普通話梅每斤約四五百元人民幣,如原味話梅每37.5g售價為41港幣。

早在2021年,上海麼鳳就聲明其在大陸並無分號,僅在天貓有“麼鳳海外旗艦店”。

上海麼鳳店鋪均位於香港

麼鳳士多截圖

大眾點評App顯示,環球港內目前已不見同名店鋪,但卻有一家“香港話梅大王”,從顧客點評來看,似乎正是原來的上么海鳳。

最近,澎湃記者探訪上海“香港話梅大王”旭輝店,購買了三顆特選話梅王,總價64元,而店內所售品類和價格與前述店鋪幾無二致。

似乎原本打著香港老字號旗號的話梅店已經“洗心革面”,但仍免不了有人不小心就被話梅刺客刺傷。

其實真正的天價話梅品牌能在香港屹立60年不倒,本身已經證明了零食高端化並非死路。只是當下,我們距離擁有這樣的老字號、心理上可以接受這樣的價位,還需要一些時間。

消費者不是不願當消費的活菩薩,只是不想當被割韭菜的傻子罷了。

作者:梁婷婷

版权声明:今年3·15,就沒人管管“零食刺客”?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33d401c30d0d419d26def789431618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