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為何自斷臂膀也要堵中國芯?瘋狂限制內幕出現,美很焦慮

美國有很多領先的科技行業,互聯網、操作系統、衛星等等,但是美國這些年一直關注芯片領域的發展狀況,實施各項規則。費盡心思拉攏別國合作,改寫芯片全球化。

這對於一向依賴芯片出口的美國來說,阻礙美企賣芯片可不是什麼好事。想必美國也明白芯片出口銷售的重要性,卻還是這麼做了。那麼美為何自斷臂膀也要堵中國芯呢?

2022年各行各業都遭遇芯片需求下滑,但根據美國半導體工業協會公佈的數據顯示,去年全球芯片銷售額高達5735億美元,同比2021年的5559億美元增長了3.2%。

這意味著去年的全球芯片銷售額再次創下了歷史新高,而中國市場佔到了1803億美元的銷售額,雖然同比下滑了6.3%,但依然是全球最大的芯片銷售國家,消費市場龐大。

僅從這些數據就能看出中國在芯片銷售領域的重要性,各國需要在中國市場買賣芯片。

而對於高度依賴芯片出口的美企來說,中國市場更是不可錯過的。英特爾、高通、英偉達等美企在中國都有近30%左右的營收佔比,可見各大美企在國內賺得盆滿缽滿。

中國市場是開放的,國內外企業能取得怎樣的營收表現都是消費者的選擇,只要遵守市場規則,那麼中國市場就會一直維持公平,公正的競爭環境。但美國反其道而行之。

中企到了美國並未得到理想的市場環境,美國更是施加各種措施,阻礙芯片全球化。

美國的做法等同於自斷臂膀,市場客戶買不到芯片,美企的芯片也賣不出去。另外美國還拉攏日本,荷蘭這些國家達成光刻機系統的協議,意圖改寫DUV光刻機出貨規則。

從市場的角度看,美國此舉沒有任何好處,那麼美為何這麼做呢?或許有兩方面原因。

第一個原因:芯片是美製造業的依賴。製造業是各行各業的基礎,美國不斷流失大量製造訂單,蘋果在中國建成所有產品的生產線,引起美國多次勸阻蘋果回本土建廠。

消費電子只是製造業的一個版塊,其餘的人工智能、量子計算機、高鐵、衛星等高科技產業也需要製造業的支持。而美國製造業一言難盡,缺人才、缺技術、缺產業等等。

當然,最缺的還得是芯片。或許有人會好奇,美國不會有世界領先的芯片嗎?為何會缺芯片呢?可問題是,這些芯片都不是在美國造的,而是放在臺積電,三星亞洲工廠。

美國芯片對亞洲製造有很大的依賴,美企負責設計,臺積電,三星製造商負責代工。

看似保持良好的合作模式,可美國很焦慮,因為別的國家也在快速發展芯片製造業,漸漸地從世界各地吸引人才,產業資源。到那時候,美國的基礎製造業就會陷入泥潭。

所以為了解決這個問題,美國想盡辦法讓製造業迴流,從芯片入手拉攏臺積電到美國建廠。並施加各種措施,讓別國的芯片製造放慢腳步,這樣美國就有時間來規劃佈局。

第二個原因:美科技創新減緩,芯片是維持競爭關鍵。美國科技創新已不是當初水平。

縱觀全球科技行業,美國一直走在創新的前沿,各種先進的科技產品幾乎都是美企打造。比如操作系統產品,芯片EDA設計工業軟件,還有前幾代的通信技術專利等等。

可是在面向未來的新興科技產業中,美國的參與感變小了。華為掌握全球最多5G專利。

中國科研人員攻克了量子計算機,打破谷歌的量子優越性。還有中國的新能源在電池以及太陽能發電領域,也都是世界領先。再加上高鐵,空間站的建設,創新程度很高。

換句話說,美國守著以前科技產業的一畝三分地,在傳統的技術層面“吃老本”。可即便如此,美國的操作系統在國內也有替代品,人工智能更是被多家中企相繼佈局。

再看美國的科技創新正在減緩,硬核科技產業似乎只有芯片維持競爭關鍵。因為芯片是現代工業發展的基礎,美國積累的傳統芯片技術維持很大話語權,決定產業走向。

由此可見,美瘋狂限制內幕出現了,掌握自主芯片製造和發展科技創新讓美很焦慮。

版权声明:美為何自斷臂膀也要堵中國芯?瘋狂限制內幕出現,美很焦慮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46aca035e44aec4481554cc99232bd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