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勤,決定命運;德,改變人生
按鈕 收聽朗讀音頻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
人要過好這一生,勤和德兩者缺一不可。

勤,決定命運
啟蒙讀物《三字經》中講:“勤有功,戲無益。戒之哉,宜勉力。”這是告誡孩童們,要想生活好,便要靠自己的勤勞。
沒有春夏的耕耘,就不會有秋天的碩果累累。
《左傳》有言:“民生在勤,勤則不匱。”所謂勤能補拙,天道酬勤。
“勤”之一字,最講堅持。人有勤者,則人必興;家有勤者,則家必旺。
古今中外,能成就大事者,對社會有所作為者,都是在充滿荊棘路上,不斷磨練奮鬥,最後,取得成就。
李嘉誠早前在茶樓當過跑堂,拎過茶壺,每天一干就是十多個小時。後來做了推銷員,還是依然要揹著大包一天走十多個小時的路。
到了11歲時,他到香港寄人籬下;15歲遭遇喪父,開始輟學打工。
在這一路上,年少的李嘉誠,運氣絕對不算好,但他並沒有放棄,而是更加勤奮。從打工仔一直做到經理級別,從塑膠廠長做到首富,就是他勤奮最好的說明。
正如韓愈所言:“業精於勤而荒於嬉,行成於思而毀於隨。”
機會並不是偶然,而是必然的,往往只有勤奮的人,才能有更多的機會,去實現目標,才能讓人能夠獲得成就。
勤奮養運氣,所以勤奮才是通向成功的必然捷徑。
德,改變人生
品德比聰明更難,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品德好是一種選擇。
毋庸置疑,品德就是人性的選擇。品德好的人,心懷善念,內心正義,在別人遇到困難的時候,願意伸手幫忙。所以,品德好的人,福報就會自然來。
在浙江寧波,古代稱為鄞縣,縣衙裡有一書辦叫楊自懲,他為人宅心仁厚,做事剛正不阿。
有一次,一位囚犯觸怒了縣令,當時在位的縣令非常嚴肅,命人對囚犯執行酷刑。
楊自懲見此現狀,便幫囚犯求情。縣令當時非常不解便問:“這個囚犯做了那麼多的壞事,不得不讓人憤怒”。
楊自懲叩首報告回應:“朝廷本來也有過失,人民才會對朝廷失去信心,所以導致人心惶惶,百姓犯法,錯在沒有人能及時教導。而誰最應該負責教導?父母官。他雖然做了壞事,是需要得到重判,而你應該去憐憫他,而不應該發怒對他。”
縣官聽完,覺得有道理,後來也就不再發怒了。
楊自懲家境貧窮,確實是個非常有善德的人,在進入衙門之後,對每位囚犯都非常有憐憫之心。
當獄中糧食短缺,囚犯餓肚子的時候,他會想方設法地幫助他們,如僧人化緣一般找到富裕的人來捐贈幫忙,讓囚犯們能夠吃上糧食不捱餓。
不僅如此,楊自懲為人非常正直,當有人找他幫忙,給他送禮,他都不會接受,秉正辦事。
後來,楊自懲育有兩個兒子,也是受他為人善良,品德正直的影響,兒子們長大都成為大官,甚至到了長孫一代,都是成為有名的官位世家。
“積德雖無人見,行善自有天知。”為人善德不求人知,默默增長才是你的福報和德行。
很多時候,我們做善事,不僅可以幫助別人,也可以幫助自己。你所做的每一件善事,背後都會蘊藏著它的福報。
就如《新書》所說:“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電影《哪吒》中有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臺詞:“我命由我不由天。”
雖然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要過什麼樣的人生。
你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生活,命運就會以什麼樣的形式來回饋你。
富蘭克林說的:“我未曾見過一個早起、勤奮、謹慎、誠實的人抱怨命運不好。良好的品格,優良的習慣,堅強的意志,是不會被假設所謂的命運打敗的。”
勤奮、品德好的人無論生活給出多少的難題,他都會勇敢去面對與解決,從來不抱怨生活,不會傷害他人。
所有美好的事物都環環相扣的。要相信,勤,能決定命運,德,能改變人生。
主播:白莎
一個喜歡用聲音去和這個世界溝通的大女孩兒
“人民名品”
“民生週刊”
版权声明:夜讀丨勤,決定命運;德,改變人生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4e126769554c380578d3a88c4ffdf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