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書畫家、中國書畫院院士李適中
著名書畫家、中國書畫院院士李適中

李適中 著名書畫家、中國書畫院院士
版畫藝術家
文物複製專家
中國文物學會會員單位創始人
文化部科技進步獎獲得者
藝術簡歷
李適中,1943年生,安徽潁上人,著名書畫家、中國書畫院院士。李適中先生師從著名畫家、中國書畫院副院長戴登科先生,其所畫墨竹秉承戴登科先生風骨墨韻,其繪畫創作理念及技法深受戴登科先生影響。李適中先生擅長狂草書法、木刻版畫、潑彩荷花、寫意梅竹、青綠山水、紅山水及詩詞創作,堪稱藝術大家。
李適中先生上世紀60年代入伍參軍。期間他創作了木刻版畫:《雪夜放映》、《胸有朝陽》、《深切懷念》等作品發表於《文匯報》,《戰友報》,《浙江工農兵畫刋》,《延安畫刋》等報刊雜誌。
從部隊轉業到阜陽地區文工團擔任藝委會副主任。後調展覽館,文物局工作。期間創作了版畫作品《夜校新課》、《輔導報告》、《兩代人》等作品,並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黑白版畫選集》,《人民日報》、《文匯報》、《北京週報》、《安徽黑白木刻集》報刊都刊登了其作品等。
上世紀八十年代李適中老師下海創辦文化產業,任工藝廠長、綠洲房地產公司經理。期間發明了高分子工藝技術,獲文化部科技進步獎及國家專利。他創辦的青銅器文物研究所,為中國文物學會理事單位。
李適中長期從事版畫創作及工藝美術、文物複製方面的科技研究工作。領先開發的高分子及硅橡膠新材料、新工藝解決了有機材料仿古青銅器文物、金銀、玉石、大理石、牙雕、紅木的技術問題,獲文化部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
李適中退休之後專心筆墨,其狂草書法、潑彩荷花、寫意梅竹等作品,揮灑傳統筆墨,畫面大氣磅礴,盡顯時代風彩。
李適中先生博學多才,書畫詩詞,古玩文博,工藝美術,企業經營等涉獵廣泛。
藝術特色
李適中作品筆墨恣肆,氣勢恢弘,韻味別具,神采煥然,筆墨蒼勁,用色大膽,形神氣韻兼備,畫風清新唯美。
著名書畫家李適中先生,年屆八十,耄耋之年仍筆耕不輟,創新書畫,舒情詩詞,近年又有一批山水畫新作問世,並有詞集付梓。
李適中先生創作的山水畫,多是丈二以上巨幅,但見萬里山河,秋火如熾、雲蒸霞蔚,灑金流丹,大氣磅礴。將“萬山紅遍”四個字詮釋到極至!再就是春山秀水,雲霧繚繞,碧峰疊翠,清泉流玉,虹橋飛架。瀑布直下三千尺,彩霞映紅萬里雲。一幅幅可遊可居的青綠山水。讓人心動神往。令人歎為觀止。
李適中先生博覽群書,詩詞書畫及文物鑑賞無一不精。自謂藝術上繼承前人應思變通,法無法,行無路,外師自然,內求通悟,終將山水畫推向一個新的境界。
李適中不但嗜梅畫梅,更以梅花精神自喻操守。他身經多艱,如梅花一般堅貞不屈;他勇於奉獻,像梅花那樣俏不爭春。李適中所繪出的梅花作品幅幅都是經典。構圖巧妙,敷色典雅,巧妙利用色彩、墨色的濃淡使空間層次分明,層層疊疊,朦朦朧朧,顯示出了梅開時枝幹勁俊、生機盎然的藝術效果,別有一番詩情畫意,疏影橫斜,暗香浮動,品賞間令觀者似踱步其中,流連忘返,深受社會各人士及收藏家青睞。其狂草書法、潑彩荷花、在各大媒體發表。
其畫竹子傲然挺立,盡展風睛雨雪中的雅韻風姿。真可謂一花一草,一石一木飽含著李適中老師的一片真情。
李適中詩詞10首
1、攤破浣溪沙
曾見可染萬山紅,硃砂平塗創新風,餘畫同懸論朱赤,誰雌雄?
休道傲狂輕名作,盛名難副古今同。文無第一等閒論,後人評。
2、少年遊
此風古缺少此膽,
守舊抱缺殘。火紅年代,
輝煌盛世,華夏換新顏。
萬山紅遍秋光豔,
潑彩灑朱丹。各領風騷,
指點名作,粉壁看同懸。
3、憶王孫
點朱潑彩起雲煙,秋火熔金紅萬山,
夕日為霞又滿天,忒嬌嫣,
敢叫丹青改朱顏。
4、憶王孫
自古山水畫淺青,
今灑朱顏換舊風,
朝日夕陽華彩同,
桑榆情,紅遍萬山笑自雄。
5、鷓鴣天
雲霧繚繞山幽深,東來紫氣滿乾坤,飛瀑千尺穿雲下,
幾間茅屋翠竹隱。
清泉急,送流雲,
板橋寂寞少行人。攜琴高士訪老友,陳酒新茶忘紅塵。
6、浪淘沙…七言絕句式
紫氣東來旭日升,
初開晨霧翠山青,
三江四海常流水,
千秋萬代志士名。
7、南歌子
綠水青山有,煩惱驀然空,
東西南北好風景,
朝日夕陽詩酒共豪情。
8、臨江仙
隱隱蒼山雲破處,
曾攬多少風流?
風雨洗盡幾多愁,
桑榆夕照晚,流霞照白頭。
人生百年當自強,
砥石磨礪吳鉤。
天生我才自珍留,
初心何曾負,西樓月如勾。
9、卜算子
老去友朋稀,
誰會憑欄意?
桑榆夕照獨感懷,
知己難一矣。
回首總關情,遺憾付流水,
註定孤獨語境深,
享寂寞,賞清美。
10、江城子
展紙潑墨幾經年?
五更寒,月兒圓。
筆塚休問,
廢作半成山。
莫謂絕頂待白首,
舉玉尊,笑紅顏。
李適中書畫作品欣賞
(一)詩意墨竹




(二)寫意梅花





(三)青綠山水



(四)鴻運當頭(萬山紅遍)





(五)潑彩荷花







(六)版畫


(七)狂草書法




附文:
書畫頌 · 翰墨留韻總關情
書者,心之魂;畫者,情之舞。
攤一方紙,研一方墨,執一管狼毫,
沐浴晨曦,飽蘸月色,迎風飛舞,
終成一條墨染的河流淌千載。
那沁人心脾的翰墨丹青裡,
五千年文化,沉醉輕風,靜靜綻放!
仰望著信仰的星空,
秉持寂寞之道,堅守淡然之境,
用生花之筆,融五色之墨,
把生命的氣韻流轉昇華,
以獨具一格的筆墨言說方式和審美符號,
直書著亙古不移的家國情懷和人文信仰。
川流不息的歲月,
交付在“春雨夏至,秋黃雪冬”裡。
二十四節氣隨時間的節奏,
冷暖流轉,綠了櫻桃,紅了芭蕉,
在這綠與紅之間,時光拋卻了多少美景佳話。
敬畏天道,反省人慾,
遠離喧囂、摒棄虛浮,
浸淫翰墨,溯本求源,
站在時代與藝術的高度,
向歷史縱深處打量先哲的藝術心路,
虔誠而深切地叩問歷史與現實,
用筆墨闡釋藝術與人生。
用目光、激情與誠心,
打撈記憶深處的滄桑歲月。
看遠山含笑,觀細雨潤荷,品水墨青花,
在翰墨留韻裡撿拾沉思和心情。
感恩世間所有的緣,
靜靜地欣賞書畫家的筆墨、風骨、氣韻、才情、品格,
吮吸他們的文化氣息,聆聽他們的生命態度,
走進他們的情感,靠近他們的靈魂。
一幅幅精美的書畫藝術品,
得山水之靈潤,極天地之大觀,
畫者追道子之意,書者採右軍之風,
或古穆凝重、圓潤含蓄;
或恣肆暢達、活潑飄逸;
或清麗華美、秀穎溫醇……
一種穿越時空之美,
一種樸拙自然之美,
一種禪味空靈之美,
一種故土情深之美,
在心裡品咂著、回味著、雋永著……
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軟絨絨的一支毛筆,
竟能寫出剛勁雄健的大字,
甚至在大雪紛飛的隆冬,
竟可畫出繁花似錦、飛鳥游魚;
酷暑難耐之時,山水意境裡涼風送爽……
古來聖賢皆寂寞,
這是一條艱難的路!
幾乎與金錢、權貴背道而馳!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
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
寂寞也罷,孤獨也罷,
掌聲與榮耀乃身外之物,過眼雲煙,
但是唯獨不能沒有精神的依託來充盈心靈。
從零開始,如同嬰兒的第一聲啼哭,
期許返璞歸真、超然純真的藝術創作本真!
翰墨流韻總關情!
縱然歲月流逝,經典永遠都是經典!
躍動著生命與藝術張力,
天人合一、情景相融的翰墨流韻,
將跨越未來的時空,長久為世人所銘記,
包括他們曾經遭受過的苦難,
包括他們曾經付出過的情感,
包括他們曾經秉持堅守的良知!
大師尚且如斯,我輩又何如!
(梁詠翔)
版权声明:著名書畫家、中國書畫院院士李適中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52853234a9ef5bc251ab5fd61ee422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