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不朝這個方向改,科技上超越美國就是一句空話

我們對於拔尖人才的培養資源傾斜,對於大多數的培養缺乏有效策略;

我們不僅需要各行各業的頂尖人才、領軍人物,在關鍵和領域和技術上實現超越。我們更需要大量堅實可靠的中流砥柱型人才,建立完整的人才梯度。整體上看,我們的教育制度成就了超長生,有時甚至對於超長生的培養有些揠苗助長了,但對於其他學生的培養太不細緻了。從長遠角度來看,既不公平也不健康!

超常人才,我們有少年班。競賽的有保送制度。少年班如今只有中科大、西交大、東南大學在開辦;對於奧賽保送,過度的競賽對於長遠的科研探索並無益處,過度的邏輯訓練榨乾了對於學科的興趣!


現在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意識到興趣對於學習的重要性,但是興趣如果僅僅限制在學校開設的課程當中,那就錯了!學習的興趣應當存在於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當中,我們有這麼多行業,這麼多職業,有這麼多生活的方式,侷限了眼界和思維的孩子如何能夠找到自己的興趣所在?把孩子的興趣侷限在幾門學科當中的思維是多麼地狹隘!


我們應當讓孩子們在廣闊的社會生活中、歷史長河中去尋找自己的人生定位和興趣所在,在探索興趣的過程中發現基礎學科學習的需要,才是解開這個問題的鑰匙!


對於人生方向的探索,人生價值的找尋,人生意義的摸索,這是一個青年人所面臨的最大難題!沒有目標和方向的遠行人最終的結局大概率不會太好!如果在學校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麼我們就把這個問題交給社會,在社會中摸爬滾打,在理想與現實的交織中最能確認出一條切實可行的方案來。我們不應當也不道德地把孩子過多的時間消磨在象牙塔裡。溫室裡的花朵很難禁的起風吹雨打!


我們要解放學年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分流!


經濟改革開放調動全民族經濟發展的主觀能動性同時又保證了關乎國計民生的資源牢牢把握在政府手中;同樣的,教育制度有條件的開放將會全面調動全體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推動科技及全社會文化的全面發展。


堅持對教育制度進行開放!應作如下調整:

1.虛化年級制,學生升級以達標為準,不以學年為準;

承認學生智力上的差異,以學會為標準而不是以學夠為標準,一年級的內容三個月學完考核達標就升級;或者以模塊為中心達標即可升級,每三個月或者每兩個月有一次升級機會;


2.大班課、小班課、網絡課、先進帶後進等全模式教學;

自學能力超強的孩子不要綁在課堂上,細化分級;學得慢的多學一些時間,學的快的不要耽誤;


3.大學的錄取多樣化,在現有模式的基礎上,增加新的模式;

以基礎學科知識為達標參考,以某一領域的知識為主要參考;這就要求學生在基礎知識達標的基礎上,探索自己感興趣的領域並選擇專業進行攻堅;這就需要藉助社會力量,提供學生鏈接各行各業人才的平臺,幫助孩子尋找定位;


4.全體學校各自建立助學基金,引進全社會的力量,引進教育資源、改善教師待遇、 資助貧困學生、獎勵優秀學子;


5.改革教師職稱評價體系,以報課人數及評價為標準而不是以論文為主;


這樣的升學制度既能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又能兼顧學生的差異,在制度上把教育做細做好!

版权声明:教育不朝這個方向改,科技上超越美國就是一句空話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5a6348d6990628faf565a8541f22f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