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則重磅消息傳來,國有資產用上“中國芯”,人民日報說的沒錯

都知道,在過去這幾年,中國科技承受了巨大的壓力,尤其在芯片領域。為了阻止中企的發展,老美不惜“自損八百”,也要通過修改芯片規則,對中企造成“一千”的傷害。明眼人都知道,對華為的打壓,就是一把雙刃劍,最終的結果只有一個,兩敗俱傷。

但從積極的角度來看,老美對華為的打壓,或許能夠激發國內科技企業或者整個中國科技產業的鬥志,“重押”自研芯片的同時也能加快“去美化”,未來中國科技也能走得更穩更遠且更安全。

近日,一則重磅消息傳來,事關“中國芯”,多年的努力也算有了好的結果。據國資委透露,南方電網的核心抽水蓄能核心控制系統已經用上了“中國芯”。

毫無疑問,國有資產用上了“中國芯”,這也標誌著我國在抽水蓄能成套控制系統設備國產化的關鍵技術上取得了進一步突破。而這也能幫助提升我國抽水蓄能產業鏈的綜合競爭力以及安全性。個人認為,安全性是關鍵!

可能很多小夥伴不知道,除了前沿科技外,水、電、氣等日常生活物資領域,也對中國科技和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關鍵作用,並且“去美化”也是刻不容緩的。舉個例子,如果在核心控制系統方面,咱採用的是美芯片、美技術以及美設備,一旦被美“卡脖”,後果不堪設想。

那麼受到影響的就不僅僅只是一家中國企業,可能會對數億人的生活帶來巨大影響。在古代作戰的時候,有一招就經常用來制敵,那就是斷其糧草,而在水、電、氣等領域,沒有自己的核心技術,沒有自己的芯片,就相當於沒有“糧草”,潛在危險很高。

實際上,這並不是任意揣測,當年某國的工業沒成功,就是因為使用了外國的控制系統,最後才發現是被“開了後門”,損失慘重。謹慎起見,還是國產芯更可靠,還是國產控制系統更安全。

越是重要的領域,越是要早日實現100%國產化,所以這則消息對於中國科技的發展是具有重大意義的。話說回來,我國在抽水蓄能方面,已經取得了世界領先,截止到2022年年底,中國抽水蓄能在運總裝機容量達到了4500萬千瓦,這個數據是穩居世界第一的。

在中國科技被處處刁難的這幾年,人民日報也發出了提醒和警示,提升國產化率已經刻不容緩,堅持自主研發是唯一出路,不要再寄希望於“買辦”了,核心技術不僅買不來也討不來!要想獲得主動權,要想沒有後顧之憂,就必須要靠自己。研發這條路並不好走,但走通以後就是康莊大道,繼續努力吧!對此,你怎麼看呢?

版权声明:一則重磅消息傳來,國有資產用上“中國芯”,人民日報說的沒錯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62d1644813786f4922ba91f4d63e3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