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23《紅樓夢》終解之:《易經》的作者真的是周文王嗎?
大哉乾元乾上乾
懷文作《易》演周天
上篇中,我為大家解述了老子的《道德經》開篇第一章,揭示了什麼是“道”和“德”,同時也揭示了物質宇宙的生成法則。第一章解開後的隱面如下:
【“道”是“稱”,稱生勢;勢是變,變生形。光子,是始粒子;質子,生成萬物。引力是萬物原動力。前三變生成光子。光子生,旋轉且移動,生成引力。陰陽魚尾,是引力源。】
我也說出了幾個重要的結論:
【光子是萬物的始粒子;
光子碰撞生成質子;
質子是天地之根、萬物之母;
引力是萬物的原動力,四大力都歸統為引力;
光子是由“白尾之陰魚”和“黑尾之陽魚”組成;
“白尾之陰魚”為電子、“黑尾之陽魚”為正電子;
光子生成引力;
陰陽魚尾,是引力源。】
《道德經》全文其實是用人道意象來對“太極八卦”和《易經》之意涵的豐富和擴展,因為“太極八卦”就那一張圖,而《易經》也十分精煉且晦澀難懂。
《道德經》是老子所著,這是毋庸置疑的。“太極八卦”是伏羲所創,這也是無疑問的,只不過近現代人不知道伏羲即是黃帝伯益。
那麼,《易經》的真正作者是誰呢?真的是周文王嗎?
答案是否定的。
《易經》,通常也稱《周易》。一般認為《連山》、《歸藏》、《周易》三部經書合稱《易經》。
那這三部經書都是哪些人寫的呢?
全部是黃帝伯益長子懷文帝所撰。
宋羅泌《路史·前紀二·天皇紀》載,據傳《連山》是盤古開天地後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創。
“天皇氏”是誰呢?要想知道“天皇氏”為誰?首先必須要知道“盤古”是誰?
盤古者,伏羲也,黃帝伯益也。也就是說,這三個人實際上是一個人。
我們來看看“盤古”。
【盤古】
盤,諧音字為‘攀’。攀作附解,諧音字為‘伏’。
盤,諧音字為‘盼’。盼作希解,諧音字為‘羲’。
古,諧音字為‘辜’。辜作負解,諧音字為‘伏’。
古,諧音字為‘故’。故作昔解,諧音字為‘羲’。
兩個字均可解得:伏羲。
伏羲創立了“太極八卦”,再依照“太極八卦”中所蘊含的天道演變至理而創造了中華之古文字,從而開創了偉大的中華文明。所謂“倉頡”造字,其實就是“伏羲造字”。
而開創了偉大的中華文明可稱之為“開天闢地”。不是真的拿把斧頭一劈,然後天、地分開了,乃隱喻之語也。
所謂“開天闢地”,也是常說的“開天一畫”。關於“開天一畫”的意涵,我以後解述“太極八卦”時再述。
伏羲、伯益、丹朱、大費、倉頡等其實都是同一個人,只是“親緣字”之間的轉換而呈現出了不同的名稱而已。
我們現今所看到的史料上說伏羲大概出生於七、八千年前,而倉頡則出生於四千年前,乃謬也。他們倆為一人,都出生在四千年前。伏羲或黃帝伯益的出生年、月、日我前文已經解述過了。
黃帝伯益創立了古皖國,古皖即是中華(前文已經解述過)。伯益傳位於長子懷文,懷文即是“天皇氏”。
【天皇氏】
天,諧音字為‘添’。添作益解,諧音字為‘翳’。翳作懷解。
皇,作大解,諧音字為‘達’。達作聞解,諧音字為‘文’。
氏,諧音字為‘始’。始作帝解。
解得:懷文帝。
現今史料上有關“天皇氏”的介紹搞得神乎其神的,說他在位三十六萬年後飛天成仙了等等,將其神化和誇大了。他就是一個在上古時期實實在在存在的人,至於以後是否成為了“神仙”,那就不知道了。
但他確實是繼盤古而治天下,因為所謂的“盤古”就是伏羲,就是黃帝伯益,是他的父親嘛!
懷文帝繼黃帝伯益位,治所都在安慶潛山梅城(即古皖國之治所)。懷文帝后歸隱於安慶潛山的天柱山,傳位於其侄子高陽。這些隱於《詩經》等古籍中,我以後會解述出來的。
高陽是黃帝伯益的第三妃子彤魚氏所生子昌意之子,是黃帝伯益和彤魚氏的孫子,是懷文的侄子。
高陽就是顓頊帝,也稱北帝,因為今安徽的阜陽曾是高陽的封地,其在安慶的北部。阜者,高也。
安慶懷寧縣之“懷寧”二字就來源於“懷文帝”之“懷文”。
文,作英解,諧音字為‘引’。引作領解,諧音字為‘寧’。
史料上記載:天皇氏,姓望,名獲,表字文生。
這也是個化名,說的就是“懷文”。
【望獲】
望,作想解,想作懷解。
獲,作俘解,諧音字為‘伏’。伏作隱解,諧音字為‘英’。英作文解。
解得:懷文。
【文生】
文,作英解,諧音字為‘隱’。隱作懷解。
生,諧音字為‘勝’。勝作嬴解,諧音字為‘英’。英作文解。
解得:懷文。
懷文帝,也即是經典古籍中常說的“文王”。此“文王”非“周文王”也。
另外,從“《連山》、《歸藏》、《周易》”這三部經書的名稱字我們也都能解得“懷文”二字。此處就不一一羅列了。
你也可以從字面上來“透”出一個“懷”字來。
連山:山連山,層巒疊嶂,山中隱有山。隱者,懷也。
歸藏:此二字皆隱含有“懷”之意。
周易:周作盡解,諧音字為‘襟’,襟作懷解;易,諧音字為‘翳’,翳作懷解。
至於“文”字,文者,英也,諧音字為‘隱’。這也是為什麼我經常說最早的“文言”其實就是“隱言”之故。
《連山》、《歸藏》早就失傳,我們不知道它們的具體內容。但無妨,有《周易》足矣!
為什麼呢?因為《周易》本就囊括了《連山》和《歸藏》。
“周易”,此處的“周”非周朝的“周”。周者,全也,盡也;易者,變也。周易者,窮盡宇宙演變之理也。
那麼,《連山》和《歸藏》又闡釋的是什麼內容呢?
《連山》闡釋的是“順濟”或“正濟”,而《歸藏》闡釋的是“反濟”。
且看。
【連山】
連,作續解,諧音字為‘敘’。敘作順解。
山,諧音字為‘訕’。訕作譏解,諧音字為‘濟’。
解得:順濟。
【歸藏】
歸,作返解,諧音字為‘反’。(注:返、反古意同。)
藏,作隱解,諧音字為‘胤’。胤作繼解,諧音字為‘濟’。
解得:反濟。
這裡有個重要的定位字“歸”。
“歸”字在現發現的甲骨文上是有字形的,從其形可知其造字本義為:
坎濟兌,再艮濟乾。
也就是說,反過來了,本應是坎濟乾、艮濟兌的。
順濟為先天濟法,反濟為後天濟法,而《周易》裡則將順、反濟法全囊括了。
“歸”字的造字本義和“旋”字相近,正因為這種後天之反濟,才產生了物質宇宙中的“北斗七星”,或者說,“北斗七星”是依照反濟之理而生成的。此點我以後再細解。
關於《連山》、《歸藏》、《周易》這三部經書,暫就簡單介紹到這裡。
真正把“太極八卦”和《周易》看懂了,宇宙演變至理你就掌握了個大概。若你悟性好、肯鑽研的話,你再由天道之理到人道之象,可以解開我們生存的這個物質世界中的許多未解之謎,包括近現代數學、物理學上的。
下面我將來解述孔子所著之《易經·十翼》中的幾小段,其目的有三:
一者,是為了進一步論述《易經》為懷文帝所作這個結論
二者,揭示《易經·十翼》中所隱的有關我中華人文始祖黃帝伯益的相關史實。
最後,也是為大家演示一下應該如何去解讀《易經·十翼》。
《易經·十翼·繫辭》上曰: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在《易經·十翼·繫辭》下傳的第七章開篇,孔聖人突然來了這麼一句,意思是問:
《易經》始於中古嗎?《易經》的作者有憂患意識嗎?
接下來,孔老夫子也不回答這兩個問題,轉而論述“履、德、謙”等意了。
看似沒有回答這兩個問題,實際上,孔子這是“滑頭”筆法。因為這幾句話明面是問句,隱面即是答案。
當然,不只這幾句,整個《十翼》皆是“文言”(隱言),都須先從表面文字中“透”,找到其暗線、暗示等,先進行一個基本的定位,然後再逐字逐句地解隱。以後我會解述其它段落的。
我們來看這兩個問題的答案。
【易之興也,其於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
易,諧音字為‘奕’。奕作煌解,諧音字為‘黃’。
之,諧音字為‘止’。止作底解,諧音字為‘帝’。
興,作盛解,盛作大解,大作博解,諧音字為‘伯’。
也,作亦解,諧音字為‘益’。
其,諧音字為‘奇’。奇作異解,諧音字為‘痍’。痍作瘡解,諧音字為‘創’。
於,諧音字為‘愈’。愈作太解。
中,諧音字為‘終’。終作極解。
古,諧音字為‘故’。故作因解,諧音字為‘英’。英作麗、文解,取‘文’字。
乎,諧音字為‘唬’。唬作悸解,諧音字為‘己’。己作自解,諧音字為‘字’。
作,諧音字為‘佐’。佐作助解,諧音字為‘駐’。駐作泊解,諧音字為‘伯’。
易,諧音字為‘益’。
者,諧音字為‘輒’。輒作即解,諧音字為‘己’。己作自解,諧音字為‘子’。
其,諧音字為‘奇’。奇作異解,諧音字為‘翳’。翳作懷解。
有,諧音字為‘由’。由作因解,諧音字為‘英’。英作文解。
憂,諧音字為‘佑’。佑作佐解,諧音字為‘作’。
患,作憂解,諧音字為‘尤’。尤作異解,諧音字為‘易’。
乎,諧音字為‘唬’。唬作驚解,諧音字為‘經’。
解得:黃帝伯益,創太極、文字。伯益子懷文作《易經》。
這就回答了這兩個問題:
《易經》作於上古時期,其作者為黃帝伯益長子懷文,而非中古時期的周文王。
並且,講述了“太極八卦”和文字是由黃帝伯益所創。也正是我上面所說的,所謂“倉頡造字”其實就是“伯益或伏羲造字”。
接著看。
《尚書序》上曰:
【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畫八卦,造書契,以代結繩之政,由是文籍生焉。】
伏羲即黃帝伯益。正是他創立了“太極八卦”,代替了原來的結繩記事之狀,並依照“太極八卦”中所蘊含的天道演變之理而創造了中華的古文字。
後世關於“周文王作《周易》”之訛說,大概是受到司馬遷的一句話之影響。
司馬遷曾曰:
【文王拘而演周易。】
司馬老先生也不知道從哪裡弄來這麼一句話,結果他就只從表面意思上去理解了,從而認為是周文王作的《周易》。其實這句話也是一句隱語。我們來看。
【文王拘而演周易】
文,諧音字為‘聞’。聞作達解,諧音字為‘大’。大作博解,諧音字為‘伯’。
王,諧音字為‘亡’。亡作佚解,諧音字為‘益’。
拘,作縛解,諧音字為‘輔’。輔作資解,諧音字為‘子’。
而,諧音字為‘邇’。邇作近解,諧音字為‘襟’。襟作懷解。
演,諧音字為‘掩’。掩作隱解,諧音字為‘英’。英作文解。
周,諧音字為‘驟’。驟作疾解,諧音字為‘濟’。濟作佐解,諧音字為‘作’。
易,取‘易’字。
解得:伯益子懷文作《易》。
關於黃帝伯益就是伏羲以及是他創立了“太極八卦”和文字之內容也隱於《莊子》中。
同樣,莊周所著之《莊子》也是隱言文,皆須解隱。
《莊子·天地》上曰:【玄古之君天下,無為也,天德而已矣。】
玄,作深解,諧音字為‘升’。升作上解。
古,取‘古’字。
之,作達解,諧音字為‘大’。大作皇解,諧音字為‘黃’。
君,諧音字為‘竣’。竣作盡解,盡作底解,諧音字為‘帝’。
天,諧音字為‘殄’。殄作盡解,盡作全、博解,博的諧音字為‘伯’。
下,作底解,底作止、已解,已的諧音字為‘益’。
無,諧音字為‘悟’。悟作識解,諧音字為‘是’。
為,作因解,諧音字為‘隱’。隱作伏解。
也,作亦解,諧音字為‘怡’。怡作喜解,諧音字為‘羲’。
天,諧音字為‘舔’。舔作舐解,諧音字為‘始’。始作創解。
德,作升解,諧音字為‘甚’。甚作太解。
而,諧音字為‘貳’。貳作濟解,諧音字為‘極’。
已,諧音字為‘翳’。翳作隱解,諧音字為‘英’。英作文解。
矣,諧音字為‘儀’。儀作姿解,諧音字為‘字’。
解得:上古黃帝伯益是伏羲,創太極、文字。

上面解述了孔子的《易經·十翼》中的幾句隱文,下面我再解一段《易經·十翼》中的一段語句。
《易經》中的“乾卦”為最重要的一卦,其隱面分兩部分,一部分隱的是天道演變之理,另外一部分隱的是有關黃帝伯益之史實以及其它有關人類文明演變之重要內容。
孔子將這卦解開後,以半明、半隱的形式對其進行釋解。
其中,《易經·乾卦·彖》中就隱的是黃帝伯益之史實。
《易經·乾卦·彖》上曰: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下面我逐字逐句地將其解開。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
大,作皇解,諧音字為‘黃’。
哉,諧音字為‘載’。載作記解,諧音字為‘擠’。擠作抵解,諧音字為‘帝’。
乾,諧音字為‘前’。前作進解,諧音字為‘盡’。盡作全、博解,博的諧音字為‘伯’。
元,作一解,諧音字為‘益’。
萬,諧音字為‘完’。完作盡解,諧音字為‘晉’。晉作升解,諧音字為‘生’。
物,諧音字為‘騖’。騖作騁解,諧音字為‘承’。承作載解,諧音字為‘在’。
資,作翊解,諧音字為‘翳’。翳作懷解。
始,諧音字為‘適’。適作臨解,諧音字為‘寧’。
乃,作是解,諧音字為‘石’。
統,作治解,諧音字為‘止’。止作盡解,諧音字為‘鏡’。
天,諧音字為‘添’。添作益解,益作善解,諧音字為‘山’。
雲,諧音字為‘運’。運作施解,諧音字為‘始’。始作甫解,諧音字為‘父’。
行,作施解,諧音字為‘噬’。噬作咬解,諧音字為‘堯’。
雨,諧音字為‘諭’。諭作示解,諧音字為‘始’。始作帝解。
施,諧音字為‘噬’。噬作咬解,諧音字為‘陶’。
品,諧音字為‘憑’。憑作藉解,諧音字為‘集’。集作募解,諧音字為‘母’。
物,諧音字為‘悟’。悟作識解,諧音字為‘示’。示作露解,諧音字為‘鹿’。
流,作失解,諧音字為‘示’。示作顯解,諧音字為‘仙’。
形,諧音字為‘心’。心作願解,諧音字為‘媛’。媛作女解。
解得:黃帝伯益,生在懷寧石鏡山。父堯帝陶,母鹿仙女。
接著。
【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
大,作博解,諧音字為‘伯’。
明,作奕解,諧音字為‘益’。
終,諧音字為‘中’。中作正解。
始,諧音字為‘失’。失作廢解,諧音字為‘妃’。
六,諧音字為‘露’。露作明解,明作熹解,諧音字為‘西’。
位,諧音字為‘威’。威作凌解,諧音字為‘陵’。
時,諧音字為‘始’。始作蕾解,諧音字為‘嫘’。
成,作盡、卒解,卒的諧音字為‘祖’。
時,諧音字為‘是’。
乘,諧音字為‘盛’。盛音轉sheng,諧音字為‘升’。升作上解。
六,諧音字為‘錄’。錄作記解,諧音字為‘計’。計作估解,諧音字為‘古’。
龍,諧音字為‘攏’。攏作集解,諧音字為‘及’。及作如解,如作女解。
以,諧音字為‘宜’。宜作舒解,諧音字為‘疏’。疏作挖解,諧音字為‘媧’。
御,諧音字為‘浴’。浴作沐解,諧音字為‘母’。母作娘解。
天,諧音字為‘殄’。殄作盡解,盡作畢解,諧音字為‘妣’。妣作娘解。
解得:伯益正妃,西陵嫘祖,是上古女媧娘娘。
接著。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保合大和,乃利貞。】
乾,諧音字為‘牽’。牽作連解,連作累(上聲)解,諧音字為‘嫘’。
道,諧音字為‘到’。到作適解,諧音字為‘實’。實作足解,諧音字為‘祖’。
變,作易解,諧音字為‘益’。益作甚解,諧音字為‘生’。
化,作易解,諧音字為‘儀’。儀作姿解,諧音字為‘子’。
各,作諸解,諧音字為‘著’。著作名解。
正,作位解,諧音字為‘為’。
性,諧音字為‘心’。心作懷解。
命,作令解,諧音字為‘領’。領作引解,諧音字為‘英’。英作文解。
保,作佑解,諧音字為‘尤’。尤作甚解,諧音字為‘神’。
合,作適解,諧音字為‘使’。使作用解,諧音字為‘勇’。
大,作奕解,諧音字為‘異’。
和,諧音字為‘核’。核作審解,諧音字為‘深’。深作長解,諧音字為‘常’。
乃,諧音字為‘耐’。耐作承解,承作繼解。
利,作益解。
貞,諧音字為‘正’。正作位解。
解得:嫘祖生子,名為懷文,神勇異常,繼益位。
接著。
【首出庶物,萬國咸寧。】
首,諧音字為‘授’。授作賜解,諧音字為‘次’。
出,作示解,諧音字為‘勢’。勢作姿解,諧音字為‘子’。
庶,諧音字為‘屬’。屬作類解,類作如、若解,取若字。
物,諧音字為‘無’。無作盡解,諧音字為‘敬’。敬作穆解,諧音字為‘木’。
萬,諧音字為‘完’。完作盡解,諧音字為‘競’。競作決解,決作挖解。
國,諧音字為‘過’。過作經解,諧音字為‘競’。競作決解,諧音字為‘掘’。
鹹,作全、盡解,盡作完解,諧音字為‘皖’。
寧,諧音字為‘霖’。霖作雨解,諧音字為‘與’。與作和解,諧音字為‘河’。
解得:次子若木,挖掘皖河。
將《易經·乾卦·彖》全文解得的合在一起即是:
【黃帝伯益,生在懷寧石鏡山。父堯帝陶,母鹿仙女。伯益正妃,西陵嫘祖,是上古女媧娘娘。嫘祖生子,名為懷文,神勇異常,繼益位。次子若木,挖掘皖河。】
“西陵嫘祖”,即西陵氏。嫘祖生於安慶宿松縣的小孤山。前文在解述東坡先生的有關小孤山的題畫詩時也揭示過此史實。
“懷文神勇異常”,前文在解讀《詩經·魯頌·泮水》全文時也解述過,其第五段“明明魯侯,克明其德。既作泮宮,淮夷攸服。矯矯虎臣,在泮獻馘。淑問如皋陶,在泮獻囚”就隱有這方面的內容。隱面為:
【正妃嫘祖,生子懷文。副妃彤魚,生子昌意。懷文昌意,神勇異常。二人輔皋陶,居在安邑。】
皋陶即是堯帝皋陶,他當時尚未歸隱,還在安邑稱帝,兩個孫子在那裡輔助他。皋陶後禪位於虞舜,歸隱於安慶懷寧石鏡山,在此處建立了古英國。
“次子若木,挖掘皖河”,若木為黃帝伯益第二位妃子嫫母所生,他受其父之命在安慶懷寧縣黃龍鎮梨園開挖古皖河。安慶懷寧縣黃龍鎮梨園是古黃國之所在。以後在解述《山海經》時會有許多這方面的內容。
好了,此篇就到此結束。
最後:
願疫情早消,大家皆能安居樂業!!!
謝謝觀賞!觀者有緣,觀者有益。敬請持續關注!
版权声明:00023《紅樓夢》終解之:《易經》的作者真的是周文王嗎?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807aa3e8e831a7d017b852e4425668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