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靠興趣續命

#冬日生活打卡季#

我經常鍛鍊的健身房裡,有個胖胖的小姑娘週末會來打拳,吼吼哈哈地叫得可帶勁兒了。

她是個高三的學生,一度產生抑鬱傾向,看了半年的精神科。後來被

父親拉來健身房,開始也不樂意,鬆鬆散散地練了兩三個月,現在是一週不打渾身難受。身體變壯實了,心理順帶著也變皮實了。

她父親說,雖然姑娘從小一直上興趣班,但所有的興趣班都還是以考核為目的,只有這個隨便來玩玩的拳擊課,是真正的興趣。教練對她也沒什麼要求,只要動起來就是勝利。小姑娘慢慢地發現興趣的好處就是你真的會為一件事而開心,並且每天都盼著與它相聚。這種有希望的生活,照亮了小姑娘枯燥的高三。

健身房裡的教練普遍學歷沒那麼高,可能是小姑娘願意來的另一個原因。

她上著上著課,就開始跟教練聊天,說如果萬一考不上好大學,把自己的身體練好了,說不定可以來當教練。

經常有人說健身行業門檻太低,很多教練都不是科班出身,這事兒看怎麼說。我反倒覺得如今每行每業都搞得門檻太高了,尤其學歷門檻,簡直是殊無必要地高,完全忘記了有些行業,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

真正愛這個行業的人,有極大的可能會做得比學歷高的人更好。

一個行業只要把基本的監督、考核與培訓機制做好,入行的門檻低一點,其實並不會影響行業的服務品質。健身行業最大的問題是管理,根本不是從業人員門檻高低的問題。

說回興趣。

我最近一年也純靠興趣續命。因為與往年不同,最近一年在工作上的努力不太有正向的回報,於是工作方面就刻意放慢了腳步。

家庭生活波瀾不驚,女兒馬上要讀初中了,身邊那些孩子已經上了初中的媽媽們,一片鬼哭狼嚎真是嚇死本寶寶了。

反正一句話,雙減減了個寂寞,家長想偷的懶最終都會加倍奉還。經常有人輕飄飄地說,你做個普通人不就行了。哎喲,你們只怕是沒見識過普通人有多難吧。

但難歸難,人生總要繼續,並且最好還能鬥志昂揚地活著。

這時候,古人那句話就管用了:人無癖不可交,以其無深情也。

以現在的語境翻譯一下,就是人沒點興趣愛好,就會對生命失去深情(我亂講的)

在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著,靠的就是那些癖好,並且成年人以癖好交友,輕鬆隨意還不怎麼傳閒話、生是非。

人生是個圈兒,活著活著可能又回來了。

她寫了啥我也不知道,每天寫完就藏到書包裡不給我看,偶爾跟我聊聊,題材無非是小學生最愛的玄幻、恐怖、重生、穿越。

這可能是她每天忙於功課之外的光。

巧的是我最近也搞了好幾個興趣小組,有健身的、插花的、還有說脫口秀的。每個小組三五個人,大家會組團去參加活動。都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中年,活動不密集,還經常湊不齊人,但微信群裡只要有這麼幾個分組,就彷彿在尋找六便士的世界裡,掛了一輪明月。

一個朋友說:“興趣讓我覺得自己富足,至少不必每件事都為稻粱謀。”雖然聽上去多少有點阿Q精神勝利法,但在涼薄的世界裡深情地活著,無非也就是這個意思吧。

有些事情是成年人必須做的,我們稱之為責任;但在沉重的責任之外,與其放縱不如放鬆。

放縱是先甜後苦,有多深的快樂最後就要承擔多重的後果;放鬆是無關痛癢的放縱,在規則之內悄悄地皮一下,雖然高潮沒那麼高,但因為不必承擔嚴重的後果而更加有益於身心健康。

這就是平凡人的生活。

雖然大多數人寫不出史鐵生的《我與地壇》那樣的偉文,但每個人的確都需要尋找自己的地壇——躲在裡面偷看成年人的世界,彷彿這個糟心的世界與自己無關。

這樣的時刻,哪怕只有一時二時甚至一瞬間,也能治好自己的精神內耗——原來你的生活雖普通,卻有煙花。

人生大約是靠1%的閃光,去照亮99%的灰暗,成就100%的普通。那1%的閃光,就是這些無用而有趣的熱愛。

版权声明:還是靠興趣續命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a37780cc85fd6b7273f231a728f4b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