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教孩子長大後:我仍能感受到10年前志願者哥哥姐姐帶給我的影響

短短的一場鄉村夏令營,會給鄉村孩子留下多深的影響?

雖然在家長、校長口中,我們聽到過很多積極的反饋,但我們更好奇的是,當孩子們長大後,會如何回憶和評價這段夏令營的時光?


“迷茫時想起他們, 我又有了前進的動力”

2014年我上初二,聽到當地的小學有夏令營活動時,激動又開心。

這個暑假不會那麼無聊了,暑假作業可以在學校完成了,不會的題可以有人問,還可以和夏令營的志願者哥哥姐姐一起玩耍、聊天。

不過我已經讀初二了,超過了夏令營要求的孩子年級,當時真的好害怕哥哥姐姐不讓我和朋友一起參加。所以,報名成功後,我真是太開心了!

給我感觸最深的是哥哥姐姐的友善、上課講課時的認真。每次下課時,我們都會黏著哥哥姐姐,和他們一起玩兒;每天放學他們都會送我們回家,確保每個孩子都能安全抵達。

志願者送孩子回家

和哥哥姐姐在一起的日子格外快樂,時間過得好快,好像剛參加一眨眼就結束了,離別時我好捨不得哥哥姐姐的離開,多希望時間可以慢一點,再慢一點。

夏令營讓我在與人相處方面有一些變化,我變得愛和同學交流了。

初三時,我很多次想放棄上高中,但是想起親人、朋友們的建議、哥哥姐姐們在信裡講述的大學生活,我又有了動力,一定要考上高中。

如果不是那次夏令營,如果沒有哥哥姐姐們參與了我的人生,我或許不會那麼順利考上高中。他們身上有一種力量,迷茫的時候只要想起他們,我突然就有了繼續前進的力量。

讀大學後,如果有機會,我也一定一定要參加一次夏令營,帶著曾經的美好記憶。


“夏令營的意義在於美好的啟迪”

2013年益微青年鄉村夏令營學生

王翔豪小時候與現在的照片

一個暑假,班主任說放假後會有一個夏令營,問我們要不要參加。

當時我們本來就不喜歡讀書,乍一聽還以為這是一個補課活動,就更不想參加了。不過,出於對“北京”和“大學生”的新鮮和好奇,我們還是報名了。

後來我們發現,夏令營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樣。

志願者哥哥姐姐的教學方式和學校完全不同,他們會帶我們做手工,比如摘一些花花草草的葉子,運用想象力把它貼成一幅畫。

大部分教育都是啟迪性的,他們不僅教我們書本知識,而是囊括各個方面。後來,志願者哥哥姐姐們還帶我們去爬山,漫山遍野地跑。

一晃到現在有八九年了,很多細節都不太記得清了。那個時候特別小,沒有手機,沒有照片,除了記憶什麼都沒有,小時候的玩伴、同學,長大後各奔東西,再也沒有聯繫過,現在這段記憶也不知道和誰分享,一直留在心裡。

說實話,可能因為一些環境因素,我不太喜歡學習,認為上學枯燥又乏味,但是因為夏令營的教學方式很有趣,我第一次感受到學習也是一件很開心的事情,願意與老師溝通交流。


我覺得夏令營的價值在於對童年的啟迪,我們對更大的世界產生了美好的嚮往。

和志願者哥哥姐姐的相處非常愉快,他們所散發出的青春氣息,讓我感到舒適。

哥哥姐姐們不論哪個方面都十分優秀,善良博學、有耐心、傳遞快樂,這一切都讓大學生這個身份格外令我向往,我不再渾渾噩噩,我有了一個目標,希望長大以後,我也能成為像他們一樣的人。

從夏令營開始,我好像更喜歡運動了,變得好動,對戶外好奇;其次,我變得更獨立,更樂於助人了。

當時哥哥姐姐總是告訴我們要團結,要幫助別人,小朋友之間不可以打架。出去做遊戲、去爬山或者做其他事情,都是以小組形式,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分工。

我逐漸開始理解,有些事情靠自己一個人是完成不了的,只有互相幫助,大家在一起才能把一個很難的事情做好。

那時,我們學校基本都是各學各的,我也比較害羞,不會和同學討論問題,參加夏令營後必須和小夥伴一組兩個人共同完成任務,這種機會十分難得。

我覺得鄉村夏令營非常有意義,非常值得提倡。現在有許多地方的農村教育水平還處於落後,孩子們需要這種溫暖。

夏令營的意義不在於教授孩子們多少知識,而是給孩子們的童年留下一個美好的回憶。

有些東西,比如善意、溫暖,種在心底是會生根發芽的,它會改變人們對未來生活的看法,對未來充滿期待。

(此處已添加公益募捐功能,如有捐贈需求,請到今日頭條 APP 查看)

點擊上方卡片進行捐贈

為鄉村孩子送去夏令營

讓他們收穫一群人生榜樣


“當時的快樂,今天依然幸福”

今天褚凡老師發消息給我,突然的一波回憶殺,讓我一下子想到了那段開心的夏令營時光。

那時的我讀六年級,現在的我已經大三了。仔細算來,已經10年了,我依然能記得那些日子,那時的手工課、第一節英語課從一到十的正確讀音,課後一起去爬山,夜晚一起躺在河邊看星星......

那個時候河道還沒有重建,河水潺潺,天上的星星很多,我們期待著有流星,也真的看到了流星,大家閉著眼睛許願。

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好像再沒有躺在河邊看星星,對著流星許願,也再沒見過那麼多,那麼明亮的星星了。但當時的快樂,我到現在依然能感覺到,我依然覺得幸福。

志願者哥哥姐姐來的時候,帶了很多書。他們在學校用一間空房間建成了一個小型的圖書館,我們有時間可以去讀書。

當時我不明白讀書到底有什麼用,現在看來,真是意義非凡,我們讀的每一本書,走的每一步路都不會辜負自己。

和他們相處的時間並不多,只有短短一個多月。時光雖短,美好卻一分也不少。

離別時,我告訴自己,要好好學習,以後考大學去往他們的城市,再見他們一面,像他們一樣去支教,讓更多的孩子看到更精彩的外面、有所期待,哪怕就一個孩子,我覺得也是一件很酷的事。

可是很慚愧呢,好像什麼都沒有完成,沒有再見到他們,沒有成為像他們的人……

希望我能記得他們所帶給我的那種對未來有著美好期待的感覺,永遠保持熱愛 ,永遠向著更美好的生活不斷努力 。

希望在我看不到的地方,我所喜愛的志願者哥哥姐姐們健康、幸福。

益微鄉村夏令營行動是益微青年(EV)志願者參與程度最深的項目,也是益微青年(EV)專注聚焦的一件事——支持大學生和鄉村兒童在平等對話中共同生長。

十年來,我們見證了太多感動、啟發的時刻,那是對“人”本身的尊重和看見,甚至很多志願者會稱鄉村夏令營是他們的“第二大學”。

版权声明:支教孩子長大後:我仍能感受到10年前志願者哥哥姐姐帶給我的影響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b56463c962c753fbc1547d168d0087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