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學習
說起學習這個話題,你腦子裡蹦出來的是什麼呢?是孩子的作業寫完了沒有?是這次考試不知道考得怎麼樣?我腦子裡蹦出來的是聞雞起舞這個成語,也不知道為什麼,可能這個成語是我記憶深處對學習的一個特別的關照吧!
成年人的學習有什麼意義呢?和孩子們的學習有什麼不同嗎?是的,肯定不同,我們不需要升學,也沒有誰來監督要求,當部分人不停的奔波在來回應聘找工作或者想要升職而不得的情況的時候,可能才會意識到能力與崗位不匹配的無奈和尷尬,才會反思當時要是好好學習多好啊,才會拼命的要求自家的孩子好好學習~免得重蹈覆轍。

今天在線上和陌生又熟悉的朋友們聊學習的心得體會,聽他們的經驗和方法,我受益頗多。首先要理清一件事情,成年人的學習,都是在家庭或工作中間的縫隙裡進行的,付出的代價包括精神和物質上的更高,如果說學習沒有用的話,為什麼會有那麼多的人拼了命的花錢去做這件事情呢?沒有人會隨隨便便把自己辛苦賺來的錢投入到沒有價值的事情上的。
僅關於國學學習要是總結經驗如下:
1.學會誦讀。誦讀可以打開聲音,讓全身氣流暢通,正能量的語言和身體可以產生一種呼應。
2.學會分享。分享這件事是會上癮的。聽聽別人的,說說自己的,產生思想碰撞和啟發,便有可能有新的收穫,利他精神始終是學習路上不斷前行的一條妙招。

3.常學常新,學以致用。不要覺得我已經學過了會了,就行啦,就了不起啦。經典的東西是很深奧的,學習了有沒有能力應用呢?“光學不練假把式”就是這個道理。我的理解學習的過程或者說學的過程就和剝洋蔥一樣,初學者也就剝個一兩層都不錯了,真的想剝到後面是要下功夫的。就比如《論語》裡面有這樣一段:叔孫武叔語大夫於朝曰:“子貢賢於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貢。子貢曰:“譬之宮牆,賜之牆也及肩,窺見室家之好。夫子之牆數仞,不得其門而入,不見宗廟之美,百官之富。得其門者或寡矣。夫子之雲,不亦宜乎!”說的是叔孫武叔在朝廷上對大夫們說,子貢比孔子的品德能力更強,子服景伯就把這句話告訴了子貢。子貢做了比喻說自己是一堵到肩頭高的牆、別人一看就見到了美好的全貌;而孔子則像一堵高牆、高深莫測,別人看不透。而孔子才學問頗深、深廣難窺,如果不走進去真正瞭解就會覺得沒什麼值得稱讚的。所以學習一定要深入本質地去學,而不是在外面觀望,抓住學習的本質、學習就是為了實踐、切己體察,真正去應用。
4.學習的目的要搞清楚。賦能家庭?賦能工作?賦能身邊的人?無論是哪一種,要學著應用到身邊,哪怕每天進步一點點,有一個學習公式:每天進步0.01,那麼365天就進步37.2倍,每天進步0.02.那麼365天就進步1377.4倍,如果每天退步0.01,365天就剩下0.03了。所以,還敢不進步嗎?

今日金句:你從來不知道,一個人認真努力的你,有多優秀。
版权声明:關於學習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b59f56d440d242a879c5a56ec8a00ea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