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懷絕技”的青年,帶你認識不一樣的鄉村

潮新聞 共享聯盟•象山 陳雨露 陳益堅 記者 應磊

手捧一杯咖啡,吹著清風、聞著花香,看遠山和炊煙、雲霞和晚星或是淅淅瀝瀝的小雨……把這樣的消費場景搬到田間地頭,是怎樣的體驗?“新農人”俞康寧和潘文達給出了答案。兩個返鄉創業的“95後”青年,用一杯咖啡吸引遊客駐足,又和小夥伴一起,為象山茅洋帶去了更多新潮休閒選項,他們堅信:鄉村,不止一種樣子。

一杯咖啡 解鎖鄉村消費新場景

作為一種新型業態和時尚消費場景,來自城市的咖啡館正在美麗鄉村中成為扮靚村落顏值的重要點綴,也成為鄉村旅遊多元業態之一。最近,茅洋鄉青創共富農場裡就有一家鄉村咖啡館,成了小紅書、抖音等自媒體平臺的“流量新星”,吸引了各地遊客、達人紛紛趕來打卡體驗。

沿著蟹鉗港畔來到白巖下村,一片稻田十分引人注目,這家名為“青•蟹”的咖啡館就隱藏在其中。原生態的牆體裡嵌入了幾扇精緻的小推窗,一窗之隔的是自然田園風光,不時會有陣陣咖啡香飄來,還有野奢、帳篷、露營等時下年輕人喜愛的潮流元素。

但讓人不曾想到的是,這間獨有韻味的咖啡館竟是用舊鴨舍改造而成的。

看到咖啡文化興起,俞康寧和潘文達便將咖啡文化和農場景觀相結合,對鴨舍進行了改造。為了節約成本,從設計結構、防水加固、改裝水電到室內軟裝擺設,都是他們親自動手。

“戶外咖啡館拼的是新潮、創意,只要形式夠新奇,就會吸引人來打卡。”潘文達告訴記者,“青•蟹”代表了青年與蟹鉗港,咖啡館的運營理念是“More than coffee(不止於咖啡)”,因此他們也聯手周邊民宿、景區等開展鄉村遊合作,並持續融入新創意,為遊客提供更富有體驗、審美和趣味的休閒生活。

如今,“農場+咖啡”“民宿+咖啡”“景區+咖啡”等已成為市民和遊客享受慢生活的時尚消費新場景,同時也吸引了不少“原住民”的注意,早晨或傍晚,這裡就成為了當地村民散步的後花園,這也正是青•蟹“More than coffee”的寓意所在。

一片田野 探索農旅融合新業態

“在這裡,山野美景觸手可及,甚至能聽到蟹鉗港的潮聲,真是難得的享受!”遊客黃豔多說道,過來打卡,不僅僅是為了喝咖啡,周邊環境更讓她流連忘返。

青•蟹咖啡的高人氣,離不開茅洋鄉打造的原生態好風景。

2022年,剛畢業不久的康寧和潘文達帶著自己天馬行空的想象和農業科學技術回到象山,希望將腦海中田園夢變成現實。彼時,茅洋正在重點打造“共富農場”這一新型旅遊綜合試點項目,山美、水美的天然條件以及農場迴歸自然、農業共富的定位與兩個年輕人的理念完美契合。

同年3月,該鄉將白巖下村內多餘的閒置土地集中盤活,並引入青年農人作為農場主“大展拳腳”。農場成立後,迅速確立從種子的培育、播種,到收割、銷售一體化的綠色產業鏈,優質的品種、科學的種植手段加上線下線上兩種推廣模式,共富農場第一批玉米火爆到供不應求。

小試牛刀後,兩人決定擴大種植面積,通過合理規劃以及無人機等科技農業設備的加持,按季節種植油菜花、向日葵等花卉以及玉米、水稻等莊稼,目前種植面積已達到205畝,四季不同的田園景觀也讓人眼前一亮。

喚醒了鄉村新風景,俞康寧和潘文達又引入循環農業、立體種養等先進農業技術,開發稻魚共養、稻蝦共養、稻蟹共養等生態生產模式,進一步拓展產業鏈,形成了集休閒觀光、農事體驗、親子度假、研學教育等於一體的休閒綜合體項目。

多元業態的融合,也提高了讓鄉村旅遊資源的粘合度。現在,人們可以看一看蟹鉗港畔的山海美景,體驗一下灘塗、農耕文化,中午在農家樂享受美食,下午來農場參加一場拓展活動,或靜靜地品嚐一杯咖啡,晚上如果想留宿,也有不同類型的民宿可以選擇。這樣,就能在村子裡待上一整天,大大促進了旅遊經濟收入,實實在在將好風景變成了“好錢景”。

一群青年 擦出共同富裕新火花

新模式、新技術、新業態……從過去的“種田吃飯”到如今的“種地賺錢”,俞康寧和潘文達的致富經是茅洋探索鄉村振興農業發展的縮影。

近年來,茅洋鄉村旅遊的火爆吸引了一批返鄉年輕人的目光,他們有的畢業後就紮根鄉村,有的離開大城市在鄉村找到新的舞臺,也有的還處在打拼的路上。

返鄉青年章思偉凝聚茅洋天然氧吧優勢,以野茗茶業為基礎,打造了一處休閒品茶勝地——山澗茶舍,傳承一方茶文化;“95後”職場人邱婷辭職回鄉,建起了精品宋風民宿“樸舍”,因獨特的美學形式很快走紅網絡,一到節假日便遊客盈門,不僅提升了村莊氣質,更成功引流帶動旅遊產業發展;“新農人”史英子運用高科技技術,打造現代特色果業,精耕細作壯大帶動優質果業,實現農業增效,助力鄉村振興……

如今,越來越多“身懷絕技”的青年加入了鄉村建設的隊伍,他們聚焦農民增收、集體增富,在綠水青山間創業,通過自己的專業特長,為家鄉現代農業、民宿業以及農文旅融合產業的發展“添磚加瓦”,用青春智慧助力富美茅洋建設。

在青年力量的加持下,各地遊客紛至沓來,給鄉村發展帶來了新活力。村民們能通過土地流轉獲得租金,也能靠民宿、農家樂等旅遊產業掙得現金,還在家門口找到了再就業的機會,過上了“收租金、得薪金、掙現金”的日子,共富路上大家的信心也越來越足。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許多從鄉村走出去的人,逐漸回到家鄉,他們也打破了人們固有的思想,將原本城市裡才有的東西帶到了鄉村。

“希望共富路上飄出的咖啡香,能喚醒更多青年的創業夢,以更多的方式撬動鄉村發展。”茅洋鄉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該鄉將進一步整合鄉村資源,利用美麗經濟動能,拓寬年輕人返鄉創業道路,讓青年在希望的田野上實現夢想,共同奔赴共富未來。

版权声明:“身懷絕技”的青年,帶你認識不一樣的鄉村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b6d79ce4eff9ba08cb61936606194bf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