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貓國家公園內 一位老獵人的彌補|圖集

“以前一個月不進兩三回山,心裡都是慌的。”在鍾俊德身後,從山裡清繳來的獵套已鏽跡斑斑,和反盜獵手繪宣傳畫一起,連同那段盜獵時光被掛在牆上,供人審視。鍾俊德的家在川甘兩省交界,岷山深處的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新驛村,茂密的植被覆蓋使得這裡成為大熊貓、羚牛、黑熊等野生動物的家園。

群山環抱中的四川省綿陽市平武縣新驛村

平武縣舊稱龍州,“龍州巖居谷處,少平陸,鮮谷稻,仰食於綿、劍。”由於山多地少,土地貧瘠,曾經當地有不少人靠盜獵補貼生活。十幾歲時,鍾俊德就跟著爺爺上山,“我們綁鹿、林麝來賣,還要打盤羊,那個時候就是為了掙錢。”

鍾俊德(左三)和幾位曾經的獵人一起,如今已是巡山護林隊隊員,他們和唐家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桃花源老河溝保護地的工作人員一起進行聯合巡護。

盜獵是危險的。有次上山,鍾俊德坐在一個岩石上休息,忽然覺得背後有動靜。猛烈的撞擊感襲來,天旋地轉中,鍾俊德被撞下山坡,抓住一個樹根才沒有掉下懸崖。背上的銻鍋已經破裂。鍾俊德這才發現一隻盤羊正怒氣衝衝對著他。

鍾俊德覺得,自己現在在保護工作中的一切,都是對自己當年盜獵的補償。

和大部分盜獵的人一樣,鍾俊德曾經心存僥倖。早在1960年,平武縣就發出《嚴格保護大熊貓等珍稀動物的通知》;1964年,四川省林業廳發佈《關於平武縣大肆獵殺珍稀動物情況的調查和今後意見的報告》;1986年,平武縣人民政府再次發出《關於立即制止盜賣大熊貓皮張的緊急通知》。鍾俊德回憶,上世紀80年代,有人開始偷偷收購野生動物皮張。豐厚的利潤讓鍾俊德鋌而走險,1993年,因為販賣珍惜野生動物,鍾俊德入獄服刑。

巡山途中,鍾俊德飲用山泉水解渴。

新驛村緊鄰的大熊貓國家公園老河溝片區,曾是一個國有林場。時間來到2013年,平武縣將該林場委託給民間保護機構——桃花源生態保護基金會管理。2014年,老河溝保護中心成立。2017年,四川啟動大熊貓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平武縣林草局、老河溝保護中心、新驛村三方簽訂保護協議,使新驛村成為社區保護地。出獄之後的鐘俊德打過工,直到2017年成為新驛村社區保護地一名巡護隊員。

鍾俊德照看自己養的蜂。

2023年4月28日,踩著初春的積雪,翻過麻山的一處山樑,鍾俊德和其他幾位“老獵人”腳步輕快。作為巡護隊員,他們剛剛完成大熊貓國家公園唐家河片區與新驛村進行的聯合巡護。曾經的狩獵場,如今成了鍾俊德和隊員們的巡護地。鍾俊德對巡護路線再熟悉不過了,當年的技能也派上新用場:哪裡容易有動物出現,哪裡容易被人下套,鍾俊德心中都有數。

鍾俊德在家中設立了反盜獵宣傳點,將當年獵人們使用過的盜獵工具陳列展示。(箭弩已報備,並做無害化處理)

鍾俊德希望村裡的野生動物越來越多,這樣有更多遊客可以來這裡,照顧他農家樂的生意,蜂桶裡的蜂蜜也能賣上好價錢。鍾俊德給自己的微信取名叫“深山守護者”,在這次巡護中收回的紅外相機影像裡,又出現了大熊貓的身影。

鍾俊德在密林裡安放紅外相機。

鍾俊德說:“現在關於保護所做的一切,都是對過去的補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

版权声明:大熊貓國家公園內 一位老獵人的彌補|圖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bf94f5235d013233750f1de741b2374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