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經典20句:古人智慧,人間至理

01、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不登上高高的山峰,就不知道天空的高遠;不俯視深深的山谷,就不知道大地的深厚。
02、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
各種事物的發生,一定有它的起因;榮譽或恥辱的來臨,必定與他的德行相應。
03、見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見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
看到善良的行為,一定要嚴正地對照自己;看到不好的行為,一定要嚴肅地反省自己。
04、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
路程即使很近,但不走就不能到達;事情即使很小,但不做就不能成功。
05、夫誠者,君子之所守也,而政事之本也。
真誠,是君子的操守,政治的根本。
06、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
合乎道義的地方,就不屈服於外在的權勢,不顧及個人的利益。
07、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
有自知之明的人不怪怨別人,懂得命運的人不埋怨上天。
08、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
先考慮道義而後考慮利益的就會得到榮耀,先考慮利益而後考慮道義的就會受到恥辱。
09、相形不如論心,論心不如擇術。
觀察人的相貌不如考察他的內心,考察人的內心不如鑑別他立身處世的方法。
10、巧而好度,必節;勇而好同,必勝;知而好謙,必賢。
靈巧而又愛好法度,就一定能做得恰到好處;勇敢而又喜歡和別人同心協力,就一定能取得勝利;聰明而又喜歡謙虛,就一定會有賢德。

11、宗原應變,曲得其宜。
尊奉根本的原則來應對各種變化,方方面面處理得都很恰當。
12、不聞不若聞之,聞之不若見之,見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學至於行之而止矣。
沒有聽到不如聽到,聽到不如見到,見到不如知道,知道不如實行,學習到了實行也就達到目的了。
13、積土而為山,積水而為海;塗之人——民眾,積善而全盡謂之聖人。
堆積泥土就成為高山,積聚水流就形成大海;路上的普通民眾積累善行而達到了盡善盡美就叫做聖人。
14、水火有氣而無生,草木有生而無知,禽獸有知而無義;人有氣、有生、有知,亦且有義,故最為天下貴也。
水火有氣卻沒有生命,草木有生命卻沒有知覺,禽獸有知覺卻不講道義;人有氣、有生命、有知覺,而且講道義,所以最為天下所貴重。
15、和則一,一則多力,多力則強,強則勝物。
和睦協調,就能團結一致;團結一致,力量就大;力量大了,就強盛;強盛了,就能戰勝外物。
16、人倫並處,同求而異道,同欲而異知,生也。
人類群居在一起,同樣有追求而道理卻不相同,同樣有慾望而智慧卻不相同,這是人的本性。
17、人之生,不能無群。
人生活著,不能沒有社會群體。
18、君子以德,小人以力。
君子靠德行,小人靠力氣。
19、審吾所以適人,人之所以來我也。
搞清楚我為何去別人那裡,就知道別人為什麼來我這裡。
20、知莫大乎棄疑,行莫大乎無過,事莫大乎無悔。
智慧沒有比拋棄疑惑更高的了,行動沒有比不犯錯誤更好的了,事情沒有比毫無悔恨更完美的了。
版权声明:《荀子》經典20句:古人智慧,人間至理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cac475369d7922e9dc7892c076092f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