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上全球舞臺,助力“中國智造”——雲南工商學院學子在華為ICT大賽中榮獲全球一等獎
中國網訊 “一想到能與全球40多個國家的頂尖選手同臺競技,整個人都會興奮起來。”談起自己的參賽經歷,童炫策同學說。
在近期結束的第六屆華為ICT大賽2021—2022全球總決賽中,雲南工商學院童炫策、葛寶佳、丁石林三位同學組成的團隊,榮獲了全球一等獎。

圖 | 從左到右依次為丁石林、童炫策、葛寶佳
獲獎的三位同學都來自雲南工商學院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此次代表學校參加的賽事是華為公司面向全球大學生打造的ICT人才競技交流賽事,也是教育部認可的56項大學生學科競賽之一。賽事吸引全球85個國家和地區2000多所院校15萬名學生參加。經過國家賽、區域賽層層比拼,最終43個國家和地區的132支大學生參賽隊伍成功入圍全球總決賽。

圖 | 頒獎現場
從省賽、國賽再到全球比賽,再次回憶起這段經歷,童炫策有些感慨。“我們並不是第一次參加這個比賽,因為學校要求我們學以致用,以前都是老師鼓勵我們用它來鞏固知識的。當我們站上世界舞臺,代表一個國家的時候,那種壓力撲面而來。面對這種壓力,唯一的辦法就是拼命去學習。”
童炫策介紹到,備賽的幾個月裡,幾人都過起了宿舍、教室兩點一線的生活,每天夜裡,教室的燈都會亮到凌晨。備考辛苦是一方面,對於同學們來說,更大的挑戰來自於比賽涉及的多方面知識,比如路由交換、網絡安全、無線局域網、雲計算、大數據、存儲、人工智能等各個方面,很多內容對他們來說,其實已經“超綱”了。
“比較幸運的是,學校給了我們很多的支持,每一科知識,都有專業的老師可以請教。很多時候,完全沒有辦法,就只能拉著老師和我們一起熬夜了,他們一直在全心全意幫助我們,真的非常感動。”童炫策說。

圖 | 華為網絡信息技術學院
為了支持他們參加比賽,學校為他們準備了專門的教室、配備了專門的教學設備,並由學校智能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潘明波指導他們,力求為他們創造一個良好的競賽環境。
潘明波老師說:“正如我們學院的名字,我們的教學一直圍繞助力國家智能製造產業發展而展開。為此,我們形成了以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智能科學與技術、物聯網工程、電氣工程及自動化、機械設計製造及自動化等專業為核心的專業群,力求形成助力智能製造產業發展的完善課程體系。而在智能製造教學中,實踐是極為重要的一塊,所以我們鼓勵學生參加各級各類相關比賽,在支持學生以賽促學方面也不遺餘力。”
為了推動智能製造相關專業教學與時俱進、實踐創新,學校與華為、微軟、聯想、科大訊飛、京東、360、百度、西門子、北汽新能源等60餘家行業知名企業開展了校企合作,共建了華為網絡信息技術學院、360網絡安全學院、航空發動機學院、西門子智能製造學院、百度雲智學院、科大訊飛人工智能學院、北汽新能源學院等產業學院。

圖 | 雲南工商學院人工智能學院
學校負責人姬其佐說:“智能製造是我國製造業創新發展的主要技術路徑,建立產業學院就是我們探索助力智能製造發展重要的一環。在產業學院中,我們與企業共建專業,共同編寫教材,共建師資,共同制訂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共建實驗實訓基地、就業基地等,構建了良好的人才培養體系。”
據瞭解,在學校產業學院中,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內容都依據當前產業發展實際制定,吸收了大量知名企業的一線專家、雙師型教師在校任教,並以真實項目對學生進行教學、考核。

圖 | 京東產教融合學院
為了幫助學子更好就業,產業學院組建了名企就業班,班內學生畢業即可進入相關知名企業。所有校企合作單位的實習學生,都可以參加企業考核,通過即被錄用。同時,校企合作單位每年可為學校提供近5000個就業崗位,湧現了華為公司的延文康,小米集團的代光鴻,京東集團的馮希賢,特斯拉汽車的張健宏等大量的就業典型。
版权声明:走上全球舞臺,助力“中國智造”——雲南工商學院學子在華為ICT大賽中榮獲全球一等獎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d4079a3966c3539b7d69f27828b001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