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自嗨!“中國芯”傳來3個壞消息,比爾蓋茨高估了中企?
自從華為被芯片斷供後,中國芯片產業就迎來了新一輪的“洗牌”,不少國內科技企業被激發了鬥志,紛紛湧入半導體產業。正因為如此,比爾蓋茨還勸說老美,停止對中企的霸權打壓,否則可能會引起反噬。

然而,3年過去了,“中國芯”如期待一樣,能夠實現自給自足嗎?相信很多網友都看到了,什麼中企砍單970億枚芯片、國產光刻機實現突破,以及量子芯片取得領先等消息。不可否認,這些消息確實足夠振奮人心,但是事實還是過度吹捧呢?

近日,3個壞消息傳來,徹底撕碎了中國芯的“遮羞布”,希望中企能夠停止自嗨,唯有腳踏實地繼續鑽研科技,才能有機會擺脫“卡脖”困境。
第一個消息,2022年中國芯片進口額超過了4000億美元,依舊保持高增長,連續多年成為中國進口品牌的第一。這也說明了,中國企業對芯片進口的依賴絲毫沒有降低,美企依然拿捏了中國科技企業的“咽喉”。

根據數據來看,中企2022年累計砍單的芯片數量確實達到了970億枚,但這並不代表中國芯的國產化率提升了,兩者並沒有直接關係。在疫情、通脹以及缺芯潮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芯片進口減少這是行業的大趨勢,事實上,中企對芯片進口的需求依然高。
第二個消息,武漢弘芯項目宣告“失敗”。在華為被制裁之初,武漢弘芯砸下1371億元,強勢加碼半導體行業,但短短3年時間,該項目幾乎已經宣告“失敗”了,其花重金從ASML公司採購的光刻機,甚至連開機的機會都沒有就抵押給了銀行,處境相當慘。

第三個消息,除了武漢弘芯外,陸續退場的半導體企業,僅2022年就達到了5700多家。雖然在華為被打壓之初,有很多中企懷著雄心壯志進入了半導體行業,但最終還是沒能抗住,選擇了落寞離場。

很顯然,芯片行業的競爭並沒有想象中那麼簡單,在過去幾十年裡,西方國家在芯片領域掌握了很多核心技術,且手握數量極多的核心技術專利,這也給中企在芯片領域的發展製造了很多的障礙。而中企除了要打破這些技術壁壘外,還要堅持技術創新,難度可想而知。在如此高的技術門檻和無底洞般的研發投入等多重壓力之下,貿然進入半導體行業的中企只能以失敗收場。

而這也透露出一個信息,“中國芯”的發展並沒有預期那麼快,真的不要再自嗨了!與其花時間和精力在這些沒必要的事情上,不如專注於科技研發,說不定還能有機會。如今繼續自嗨下去,或許比爾蓋茨高估了中企,我們並沒有他想象中那麼厲害!這才是真的“打”臉了。沉下心來,專注科研,唯有如此,“中國芯”才能有希望!

當然,中國芯片企業的心也不要太大,不要太關注先進芯片市場,1nm、3nm等工藝的事情可以先不談,實現28nm/14nm成熟工藝芯片的自給自足才是當務之急!希望中國芯片企業能夠儘早醒悟,對此,你怎麼看呢?
版权声明:停止自嗨!“中國芯”傳來3個壞消息,比爾蓋茨高估了中企?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e69e89d940f6e79f0f350a1cb2ab7dd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