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兩夫一妻上演另類婚姻“三角戀”,故事竟被拍成電影,為何
2021年,台州市人民法院拍攝了一部微電影《月英的婚事》,電影一經播映,就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反響。
從此,浙江“兩夫一妻”的故事被大家津津樂道,廣為傳頌。主人公的原型——王玉香,被網友親切地稱為“最美村姑”。
那麼,在這“兩夫一妻”的身上,究竟有什麼與眾不同的故事呢?

01
“玉香,你家華福從屋頂摔下來啦!”1998年某天,正在家裡洗衣服的王玉香,被鄰居一把拖出去,坐上拖拉機,匆匆趕往醫院。
王玉香感覺天都塌了下來,她拼命祈禱:“家裡的日子剛剛好點,華福千萬不能有事啊。”
但是很不幸,華福的脊椎摔斷,從此高位癱瘓,終生不能下地,生活不能自理。
望著癱瘓的丈夫,王玉香心如刀絞,兩歲的兒子,加上數萬元的債務,還有年邁多病的公婆,像一座座大山一樣壓在她瘦弱的肩頭,但她已經沒有了選擇,不得不拼命支撐。
為了維持生活,王玉香每天天不亮就揹著七八十斤冬筍到集市上賣,然後再回家給丈夫和孩子做飯,緊接著就是田地裡幹不完的農活,硬是把瘦弱的她逼成了女漢子。

可即使王玉香忙得像陀螺,家中經濟還是很困難,一連幾個月,家裡都見不著一點葷。
一天,孩子嚷著要吃肉,王玉香氣得打了他一巴掌,躺在床上的華福看著嗷嗷大哭的孩子,心疼得眼淚直流。
王玉香打在手上,痛在心裡。她也恨不得自己多長一雙手,能多做一些農活,多賺些錢,能給福華吃藥調理身體,讓孩子多吃幾頓肉長身體。
看著無助的妻子和孩子,華福真切地感受到:他們跟著自己太苦了!
但是,深愛妻子的他,捨不得玉香帶著孩子離開,離婚的話他也說不出口。
日子就在玉香的無助和華福的內疚中,度日如年地熬著。
沒想到,後來發生的一件事,卻讓華福徹底改變了心意。

一天,王玉香趁著下雨前搶收糧食,結果因為糧食袋子裝得太重,她還沒有站穩就摔傷了,袋子裡的糧食撒了一地。可這一刻,她真的再也沒有力氣,挑起這一擔糧食進屋。
看著家中賴以生存的糧食被雨水全部打溼,玉香坐在地上嚎啕大哭,任憑雨水沖刷自己全身。雨水和淚水混合在一起,她感到從來沒有過的無助、辛酸。
屋外,王玉香的嚎啕大哭,徹底揪碎了王華福的心。他捶打自己的頭,恨自己不能幫妻子分擔半分而痛苦萬分。
這一刻,他終於明白,妻子柔弱的肩膀,真的很難扛起生活的重擔。
離婚兩個字,王華福無數次說到嘴邊,卻因為不捨又咽了回去。但是,玉香的哭聲如同一道閃電,讓他徹底清醒,讓這個男子漢不再猶豫,他要為玉香打算,再也不能這麼自私了。
於是,他找到村主任,請他勸說玉香離婚,他不想再拖累她了。

不料,村主任毫不猶豫地拒絕了他。
如果玉香離開,這個風雨飄搖的家就散了。
02
村主任知道:王玉香對華福是真愛,無論華福變成什麼樣,她都會不離不棄。
玉香與華福是自由戀愛,結婚第二年就生下兒子王曉傑,雖然生活困難,但夫妻和睦,兒子聰明可愛,一家人其樂融融。
玉香每天帶孩子、做家務、照顧公婆。華福在外做房屋維修,賺的錢都交給玉香。在玉香的精打細算下,結婚前欠的十萬債務,都已經還得差不多了,誰想到華福在這個時候出事了呢?
況且,玉香覺得,現在最痛苦的是華福了:他躺在床上,很多事情只能乾著急,難免會胡思亂想。
其實,從華福出事的那天起,玉香就決定:無論多難她都要扛起生活的重擔,照顧華福一輩子。
兩年來,玉香硬是憑著一己之力,拼命維護這個多災多病的家庭,無論多苦多累,她都會為華福擦身體、接屎接尿,非常貼心。

不過,最終村主任看著累壞的玉香,還是忍不住勸說:“離婚吧,你一個人扛不起的。”
“我不離婚,離婚了,華福怎麼辦?”不管主任怎麼說,玉香都不想聽下去。
因為她知道,她才是丈夫唯一的依靠,如果自己離婚另嫁,丈夫會精神崩潰,喪失生活下去的信心。
看到一心為自己著想的玉香,華福激動得熱淚盈眶,他決定跟玉香攤牌,當著村主任的面,向玉香提出離婚,可玉香堅決不肯離開他。
這下輪到華福著急了,為了讓玉香死心,他要訴訟離婚。
“一個高位癱瘓的人離婚,居然要求淨身出戶?”主審法官感覺到這個案子的不同尋常,於是,程法官帶著書記員親自到華福家裡現場辦案。
“你不答應離婚,我就絕食!”當著法官和村主任的面,華福撂下狠話。
“我離,我離還不行嗎?”玉香被華福逼急了,她知道華福是說到做到的狠人,也知道他是為自己好,只是自己真的放不下華福。

“要我答應離婚,你得答應我一個條件。”王玉香也跟華福槓上了。
最後,在村主任和法官的協調下,雙方同意協議離婚,但在協議書中特別加上一條:
王玉香願意照顧王華福一輩子,撫養兒子,償還家中債務。
這個離婚案讓法官深有感觸,他說:“我經辦離婚案無數,從來沒有一對夫妻離婚時,一心為對方著想,拼命要對方幸福。”
正因如此,主審程法官格外關心這個困難的家庭,一直給予他們關愛和幫助。
03
拿著手中的離婚判決書,王玉香淚如雨下,她與華福兩人抱頭痛哭。都說貧賤夫妻百事哀,華福怎麼也沒有想到,他居然會逼妻子離婚,還要逼妻“嫁人”。
隨後,華福又請村主任幫忙,他跟村主任要為玉香選夫,但誰能配得上玉香這麼好的女人呢?
“村長,我覺得金伯形可以。”華福扒著手指頭,把村裡的單身男人都過了一遍,最後他想到了老實巴交的金佰形。

“佰形可以,忠厚老實,還有一身好力氣。”村長也覺得這人靠譜。
可玉香肯嫁嗎?華福只得再次親自上陣,為玉香做媒,他要“嫁妻”了。
哪想到王玉香說:“可以,除非我可以帶你一起嫁過去。”
主任犯難了,這世上哪有帶著癱瘓前夫嫁人的,這對金佰形不公平嘛,華福也不想再次拖累前妻。
可王玉香的條件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然而讓華福意外的是,金佰形竟然一口答應了,這讓華福意外之餘,非常感動。
金伯形說:“我不圖什麼,就圖玉香是個有良心的好女人。”
2002年5月,王玉香與金佰形結婚。
從此,照顧華福,撫養王玉香與華福的兒子王曉傑,也變成了金佰形的責任。
也許是好事多磨,金伯形的母親和大哥聽說後,堅決不同意這門婚事,並且上門大罵王玉香“狐狸精”,拖個包袱害人。玉香害怕了。

但金伯形的態度卻不同,他說:“照顧華福不是包袱,人活著要有良心,生活困難並不可怕,我願意與玉香一起扛。”
母親和大哥理解了金伯形後,又有鄰居和親友嘲笑金伯形傻,自討苦吃。
金伯形懶得反駁,他只管埋頭苦幹。鋤田種菜,用自己的辛勤勞作來維持生活,默默守護這個“兩夫一妻”的家庭。
也許老天也被這對善良的夫妻感動,送給他們一份珍貴的禮物:不久,他們就有了自己的兒子。

可金伯形並沒有因為有了親生兒子就委屈了王曉傑,相反他覺得更要對曉傑好,這樣才能讓華福大哥安心。
後來,曉傑考天台育青中學差了4分,需要多交3萬元才能上。玉香和曉傑都決定放棄繼續讀重點高中了。
可金伯形硬是不聲不響,一連幾天出去,最後找了6個親友借了3萬元,讓曉傑順利讀上了高中。
在金伯形看來,曉傑就是他的大兒子,比親生兒子還親。
金伯形雖然不善言辭,但是他用自己的行動默默支撐起這個特殊的家,為華福和曉傑提供了最溫暖的依靠。

04
每天清早,王玉香就忙開了。她先撈上煮熟的麵條放入湯碗,再配上豆腐青菜,滴上香油,撒上蔥花,然後她端著早餐到了華福身邊,看著他吃完。
有時候玉香還會為他剝個橘子或者削個蘋果,再順便幫他擦擦嘴角,用手指為他理理頭髮,她的一舉一動,都散發著自然而然的親情。
等華福這邊收拾停當,她才能回自己家開始一天的忙活,16年來風雨無阻。
王玉香一直悉心照顧著癱瘓的前夫,她說:“當年華福也是為了家庭才摔傷的,他是曉傑的爸爸,只要他活著,我就照顧他每一天。”
事實上,金伯形與王玉香的結婚後,家庭經濟依然困難。

這些年來,很多鄉鄰都翻修了房子,但是,他們還是住在破舊的老房子裡,家裡唯一的現代電器是200瓦的電燈泡。
可即便是這樣清貧的生活,金伯形與王玉香也沒有虧待華福,他們從牙縫裡省錢給華福買新衣服穿,尤其可貴的是:他們還買了手機給華福,有了手機的陪伴,華福也不再孤獨寂寞。
華福要曬太陽,王玉香夫妻會抬他到院子裡,華福想吃東西,他們都會想盡辦法買了給他吃。兩夫妻輪流照顧華福,從來不讓華福身邊缺人。
曉傑初三的時候,玉香去學校附近陪讀,照顧華福的責任都落到了金伯形的頭上,他每天為華福接屎接尿,餵飯喂水,任勞任怨。
金伯形說:“華福大哥就是我的親人,照顧他是我的責任。”
王玉香總是說:“佰形太好了,我和孩子都很感謝他。”
王玉香有時候想,這是她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才碰到金伯形這樣宅心仁厚的丈夫吧,不然她哪來這個溫暖的家。

華福也非常感激王玉香與金伯形這麼多年來的悉心照料,他通過努力,學會了手工竹藝,玉香偶爾安排他編個簸箕、籮筐,他會很高興,感覺有了自立的希望。
王玉香和金伯形夫妻的善舉,贏得了周圍鄉鄰的一致稱讚,他們說:“玉香和佰形兩個人良心太好了,這麼多年照顧一個病人,如果不是他們,王華福早就活不到現在。”
就這樣,王玉香與金伯形,王華福這兩任丈夫和睦相處,不離不棄,這樣“一妻兩夫”的生活成為天台村獨有的風景,他們另類的“三角戀”成為當地傳頌的佳話。
程法官一直關愛這個特殊的家庭,2021年,由程法官提供素材,天台法院組織拍攝的微電影《月英的婚事》正式上映。

微電影一上映,就在社會上引起極大的反響,後來他們的故事還上了央視,網友們紛紛留言,誇玉香是“天下最善良的女人”。
與此同時,金伯形也得到了網友的讚美:“金伯形跟妻子一起照顧前夫十多年,更是難得的好人。”
這個苦難的家庭因此得到了很多好心人的幫助,有企業家承諾負責王曉傑的學費,一直到他大學畢業。當地的醫院也為華福定期做免費檢查,更有好心人寄來錢和物品。
面對記者採訪,玉香堅定地說:“我不後悔,如果回到過去,我還是會這麼做。”

05
如今已經52歲的王玉香,還是跟金伯形住在偏僻的小山村,靠種果蔬生活,相依相伴。
幾年前華福去世,是夫妻兩人為他料理身後事,他生前有玉香這樣重情重義的前妻,還有金伯形這樣的好兄弟幾十年的貼心照顧,相信華福走了也無憾。
王曉傑也從軍校畢業,對於金伯形這個繼父,他是這樣說的:“在我心裡,爸爸雖是我的養父,卻更勝親生父親。孝順父母、報效國家,是我一輩子不敢忘的事情。”
"夫妻本是同林鳥,大難當頭各自飛。”這是現代婚姻中普遍存在的現象。

根據相關部門數據,我國近幾年離婚率居高不下,2019年全國離婚人數高達470萬對,在物慾橫流的時代,婚姻關係缺乏忠誠和堅守。
可就在這個偏僻的鄉村農舍,王玉香與癱瘓前夫和現任丈夫卻演繹了一個不離不棄、善良溫暖的真情故事,用他們的良心和愛,支撐起一個將要破碎的家庭,為一個絕望的男人點亮了一盞明燈。
對比婚姻中精緻的利己主義,王玉香與兩任丈夫的婚姻,讓人更加懂得:善良守信、永不言棄是最值得稱頌的人性光輝。
作者:李紅慧
參考資料
1:《村婦帶殘疾前夫改嫁十年 家徒四壁仍堅守承諾》央視網 2011-10-24
2:《浙江村婦帶殘疾前夫改嫁 上演另類“兩夫一妻”》浙江新聞2011-11-12
3:《月英的婚事》微電影 人民號(最高人民法院)2022-02-03
版权声明:浙江兩夫一妻上演另類婚姻“三角戀”,故事竟被拍成電影,為何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e7ab5d074cc931e494117c2162e9ea6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