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海峽時報》:互聯網時代,也別否定祖母的智慧

新加坡《海峽時報》5月28日文章,原題:祖母在互聯網時代的位置 瑪麗亞抱著外孫,親吻嬰兒柔軟的臉頰,然後輕輕地讓他趴在嬰兒床上。“媽!不!如果你讓他臉朝下,他會窒息的!”女兒衝向孩子,無意中將外祖母推到一邊。這不是關於我的故事,但我同情瑪麗亞,因為在我照看孩子的年代,兒童保育專家斯波克要求嬰兒必須趴著睡。這麼做,並不會讓他們窒息。斯波克的《嬰幼兒保健常識》是嬰兒潮一代的兒童保育“聖經”。但如今由於互聯網,無論是斯波克的要求,還是瑪麗亞來自65年生活經驗的大部分智慧,都被打入冷宮。

商用互聯網面世的時候,我已經46歲。記錄顯示,2022年12月互聯網用戶達到55億。我們正處於第四次工業革命時期,社會發生深遠變革,其中老人的智慧遭到質疑和否認。

出生於信息技術時代的孫輩們幾乎出於本能地接受它,祖父母們卻難以獲得相關技能。如今,在家看電視超過用電腦的嬰兒潮一代發現,他們無法更換頻道,因為就連電視也變“智能”了。與此同時,孩子們離開客廳,回到自己的房間使用筆記本電腦,留下祖母一個人待在她不知道如何使用的電視機前。

在人工智能時代,老年人正面臨被視為無關緊要的人的風險。但我認為,雖然祖母可能無法更換智能電視的頻道,但她因身份及在代際中扮演的紐帶作用而值得被尊重。正如《經濟學人》今年刊登的一篇文章指出的那樣,祖父母在傳承傳統和保持家庭與過去的聯繫方面極其重要。

文章轉向經濟政策視角時進一步表示,祖父母的重要性也體現在“他們可以幫助撫養孩子,讓母親能在外工作”。其實,在新加坡,讓祖父母照顧小孩被視為一種社會經濟福利。根據規定,由祖父母幫助照顧小孩的工薪族母親有權申請不超過3000新元的減稅。但如果認為所有祖父母都渴望照料孩子,那就錯了。許多祖父母花費幾十年時間兼顧工作和家庭,他們可能對如何度過退休生活另有想法。

這讓我想到另一個重要問題:在一個三代之家保持和諧。我愛我的孩子以及他們的孩子,但我希望從遠處表達我的愛,並且希望不住在一起。我這麼希望是出於理智,但更多的是因為我愛我的孩子,我不希望我們之間出現任何誤解。(作者Margaret Chan,崔曉冬譯)

版权声明:新加坡《海峽時報》:互聯網時代,也別否定祖母的智慧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联系 删除。

本文链接:https://www.fcdong.com/f/ff167b18cbb4b5fb9cce8678f59f5d10.html